第七十九节集市上的故事(三)(1/2)
第八十一节集市上的故事(三)
李铁来到这马王堆派出所后,每逢赶集这几天都让派出所的公安加班,加强巡逻力度,以求能让大伙平安赶集,而刘勇虽然是新调来的,但他也赞成李铁的做法,所以前几次的集市上,马王堆派出所的公安将抓获的几个的老面孔扒手拷在路边的电线杆下,既让乡亲们认清楚这些长期靠扒窃为生的扒手的长相,方便以后提高警惕,也让乡亲们的唾骂一番,出了心头的一股恶气。
这一手也的确起到了相当好的效果,很快周边的贼们也都熟悉了马王堆派出所的这规律,只要集市一到,李铁一来巡逻,这些人便自动消失,或者就在附近的茶馆里呆着喝一天茶,久而久之似乎也就形成了一种默契。
郑浩和李铁顺着街道溜达了一圈来到马王堆小学附近的一块充作广场的空地上,这里是人流量最大的所在。虽然天气还没完全热起来,但潭洲本是四大火炉之一,再加上拥挤的人流还是让二人出了一身臭汗,李铁放眼一扫,映入眼帘的几个熟悉身影很快就消失在人流中,李铁也不为己甚,毕竟每人都有来集市的权利,不能因为人家有前科就随意限制对方人生自由,毕竟公安要抓的是有明确犯罪事实的罪犯。
李铁笑着问郑浩:“小郑,今天挺热闹的,要不买点东西?”
郑浩笑着摇摇头,“这有啥好买地?”
“那边的那些水果,挺新鲜地,买一点?”李铁不时点头和过往地朋友熟人打招呼。
“嗯,那过一会儿看看。”郑浩目光流转不定地看着场集,心有感慨,中国的特色就是人太多了,放眼四望,一张张老乡们朴实地脸扑面而来。
就在这时,李铁发觉了不对劲,随着他的目光,郑浩也发现了不对劲的根源。不远处的三男一女的神态打扮明显不像周围赶集的乡亲们。其中一个戴着付水晶眼镜的人年龄不小了,至少有三十来岁了。这四个人的打扮表面上看不出什么,穿着十分普通,但骨子里流露出来地气息却让郑浩一下子就觉察到那三个男的都是练家子,而且不是寻常地庄稼把式。
那个女孩子相当漂亮,个子高挑,头发是现在极少见的蓬松的卷发,白净的脸上宽大的墨镜遮住大半个脸,一条粗大的金链子在她饱满的胸前晃荡,略有些透明的白色衬衣中黑色胸衣隐约可见,全身上下洋溢着一种高贵典雅与放荡不羁混合着的气息,很有点颓废美的味道。
两个年轻人中的一个显的精干强悍,落后半步跟在那个女孩子身后。至于另外一个走在前面一点的年轻人就是李铁与郑浩觉得不对劲的根源了,闪烁不定的目光,游移摇曳的视线老是在人们放钱物的地方觑视,加上有些神经质般舞动的手指,郑浩与李铁疑惑的对视一眼,不知道这个家伙想要干什么?
偷东西?这似乎很可笑,几个人身上的穿着大概能抵得上李铁一年的工资收入,这里有什么目标值得他们下手?这些摆摊的小商小贩还是这些来赶集的乡亲百姓?
不管怎么样,郑浩与李铁都必须插手,李铁是不希望在自己的辖区内发生不愉快的事情,而郑浩站在李铁的身边,无论对手是谁,为了身边同伴的安全,郑浩都不会退缩。
游走在马王堆小学校门边广场上的大多是外地的游客而非周围来赶集采买日用品的乡亲们,这些游客对于广场上各种有着潭洲地方特色的小玩意儿,藤编的花篮、箩筐,草编的绳带、草鞋,石磨蓝的彩纸剪贴,精美细腻的石雕件,雕工精致的竹雕工艺品,古朴厚实的泥塑像,有着极为浓厚的兴趣,眼前的这一切足以让这些外来游客驻足欣赏。
平常赶集的时候,这种游客不多,但是今天不一样,今天正好是民间农历的佛诞日,不少外地游客都会选择这个时候来这里游玩,一旦是这种游客失窃,那金额就很难说,但绝对不会是普通赶集的乡亲们那种小数,万一有什么身份特殊的游客失窃,那说不定就会给李铁和派出所带来不少麻烦。
“卫国,让和平不要去没事找事,那边有两个公安盯上了他。”就在郑浩与李铁不动声色的观察着这四个人的动静的时,对方那年纪比较大的人也同样觉察到了郑浩与李铁的存在,水晶镜片下鹰隼般的目光很快就发现了有意显露自己身份的李铁与站在他身边的郑浩。
“军哥,即算是龙潭虎穴你也不用怕什么!公安又怎么样?多的是酒囊饭袋,和平不过是去玩玩,练练手而已。”跟在女孩子身后那个精干强悍的青年男子有些漫不经心的回答。
“你恐怕走眼了,那两个家伙可不简单,他们是在故意向我们示威,警告我们,你没注意到么?那个矮一点的故意把腰间的手铐露了出来,高一点的一直盯着和平。”这个年长一些的男子脸上神色不动,声音却提高了一些。
“那又怎么样?有本事他就去把和平抓住啊。”这个显得精干强悍的青年有些不服气地顶了一句。
“军哥,大江大河过的太多,见过的风浪把你的胆子给吹没了?”那个女孩子也打趣道:“怕阴沟里翻船?”
“哼,江湖越老,胆子越小,这是父老相传的至理名言。”这个被称作“军哥”的男子突然提高声音,“让和平赶快回来,别胡闹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