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上的惨案 十九至二十(2/2)
慑于法律的威严,年轻人只好羞愧地将扔秤砣的原因和盘托出:
原来,此人正是那个“情场失意”的男青年。他是一个单身汉,一直没有找到合适对象。自打白天刚上船后在甲板上看见老企业主和美女这不相称的一对儿,心里就嫉妒得要命,醋火中烧,那美女对老企业主的每一个亲昵动作和每一个微笑,就像剑一样把他的心刺了个透心穿,造成了他极大的心理不平衡。他一直远远地看着那一对老夫少妇,竭力想找出那二者之间相配的地方,以便填补他心理上的不平衡,但是,他失败得很惨,越寻找反倒越找出二者之间的天壤之别,越感到嫉妒,越感到人间婚姻的不合理。
好不容易,他发现了那个女青年还满不错的,就向其“进攻”,谁知女青年却甩下他去巴结老企业主,不但亲切地奉送上他渴望而不得的柔情蜜意,而且还把她的心的象征——花手帕递了过去并且老企业主还不领情他撇了一句凉腔,女青年却大怒更使他掉进醋缸里淹了个半死不活。
刚才他在甲板上呆立,默默地忍受着心灵痛苦的煎熬。忽然发现老夫少妇的房间里漆黑一团,他的妒忌一下达到了顶峰,便顺手从黑暗中摸索到个铁东西,即不知哪个生意人失落的秤砣,蹑手蹑脚趋近那间黑房子,照着玻璃砸过去。他的目的只不过是想惊惊这老夫少妇的好梦,以便缓解一下心理上的不平衡,并无他意。
小张绷紧着脸松缓下来,变的和颜悦色了,他捏了捏男青年的胳膊,又拍了拍他的肩膀,那动作里含的是理解、同情、赞许和鼓励。青年人所想略同,小张也有着类似的心理不平衡。小刘也在黑暗中默默点头。
王科长真想好好与男青年谈谈如何正确看待生活中还存在的丑恶现象,如何正确对待婚姻恋爱的问题,可惜没有时间。
此刻,王科长清醒地知道:这场虚惊不但不能松口气,相反,形式更严峻多了。
二十
阳光从玻璃外斜射进房间,给雪白的墙壁上涂抹了一个平行四边形的金色框框。
房顶墙角有一个蜘蛛网,一根根的银丝像乱麻一样横一道、斜一道、竖一道,混乱交织着。一只蜘蛛吐着丝爬上爬下,继续增加着网的混乱。
王科长斜靠在被褥上,盯着这个蜘蛛网发着愣。此刻,他的心绪烦乱得也像这张蜘蛛网。
航程已经过去2天了,王科长他们3人已被搞得筋疲力尽了,此期间老企业主身边真可谓是“门庭若市”,寻求其赞助者有之,想让其推销杂志者有之却全都是虚惊一场,里边没有一个是凶手。
王科长一贯遇事沉着、冷静,如今也有些焦躁、不安了。他心头的危机感越来越重。时间的鱼网快收到最后了,眼看就要捕到大鱼――凶手下手的时刻,可目前仍一点线索也没有,就更显形势紧迫。
时间在不停地飞逝着,越来越把凶手下手的概率压缩到一个狭小的时间空间内。
手表秒针滴答滴答,越来越响,令人联想到定时炸弹的秒针。
最难对付的事就是与看不见、摸不着的对手较量。
王科长让思丝像章鱼的触手那样向四面八方延伸着、发散着:凶手已发现了自己这一行人?想拖垮对手后方才下手?凶手究竟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凶手会用什么方式下手?
人在苦思时脸色最难看,王科长的目光迷茫、混沌,额头上的皱纹挤成一堆,脸上皱皱巴巴,且苍白少血色,活象一个久病的患者。
助手小张则在地上焦躁地来回走动着,他有一手精湛的擒拿本领,却无处施展,浑身的肌肉痒得难受,于是他不得不捏捏胳膊,甩甩手,扩扩胸,借以排遣焦躁。此时他心里最痒的就是想知道此刻凶手正在干什么,最想做的就是冲到凶手跟前大喝一声:“你还磨蹭什么?肉头!”
门被推开了,在外边监视老企业主的小刘走了进来,他探头朝外看看,小心地关好门,向王科长汇报说:“刚才,那个女青年送给老企业主一瓶治咳嗽的药。”
“哪个女青年?”小张问。
“就是那个追老企业主的。”
王科长皱起了眉头:这又是一个无形中出现的难题:一般地说,那也许的确是咳嗽药,但又令人多少有些放心不下,万一有毒呢?
这还真叫人费了作难。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为保险起见,应该搞来化验一下。”小张说。
王科长点头同意,又周密地想了一下说:“这就得向老企业主挑明情况,真不愿意那样,如果又是虚惊一场,那多划不来?”
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呢?
三张眉头都同时出现了很深的皱纹。
小刘平时颇有些智谋,被青年干警们称誉为“小诸葛”,他忽然拍了一下大腿说:“有了。”
接着他把想法和盘托出:“我会变魔术,先找一个一模一样的咳嗽药瓶来,再找一个小朋友配合,我假装给小朋友变魔术,把咳嗽药一藏,假称咳嗽药已飞入了老企业主的提包里,去打开提包,用这瓶咳嗽药偷换出他那瓶咳嗽药。”
“有把握吗?”王科长问。
“有,首先那瓶咳嗽药是女青年在船上买的,我们也能去买到,其次我亲眼看到老企业主把那瓶药装进了提包里,地方也不会错”
“好!事不宜迟,分头行动。”
作者题外话:中国福尔摩斯探案集》在新浪独家连载中,其他网站皆为转载,欢迎大家到新浪读书网支持钢笔――快乐钢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