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魔法 > 北上南下 > 第二百六十七章针锋相对

第二百六十七章针锋相对(1/2)

目录
好书推荐: 权势 娱乐人物志 忍王之王 圣元流云 兵撼星辰 命中注定的爱 重生之超级农民 玄天混沌珠 位面娱乐 重生之金融大亨

正文]第二百六十七章针锋相对

第二百六十七章针锋相对

其实,顾振德的遭遇绝非个别。

和东南纺织厂一样,正在酝酿罢工的工厂还有好几家,而且都是临江有些知名度、上了一定规模的重量级单位。

原因是一样,加工资。

工人的感受也好,顾振德们的感受也好,其实,归根到底都一样。

这不,进入盛夏以来,掌管全市最高权力的临江军管会也明显感觉到了物价的压力、经济的停滞,以及民生问题中的诸多隐患。

大米缺少。

面粉缺少

油盐酱醋缺少

随便走上街头,曾经的东南第一名城,此刻相当萧条,工厂停产,商铺打烊,大量的工人失业在家,而市面上许多物资都供不应求。

军管会能不着急吗?

打下了江山,难道毁在这战后的重建上?

当然不能,

用小米加步枪灭掉了武器精良、兵精粮足的国民党主力军队,难道,面对这些困难还会束手无策,打输一场没有硝烟的另类战斗?

军管会及时出手,走访民众,倾听民意,征求经济专家和民族党派意见,最快度组建了公私粮油企业工会。

这个机构的确是对症下药,就是要从市民的米袋子菜篮子入手,平抑物价,平息民怨:

统一价格

统一收购

统一采购原材料

这一招,在早先的抗日抗拒地,后来的解放区都用过,挺管用,打击不法商贩,扼杀物价哄抬,公开价格利润,最大限度缺少中间环节。

或许,这也正是后来的计划经济在这一特殊时期的试验版本吧。

军管会授予这个公会很大的权力,对行业进行严格监管。

你不听工会的,好啊,转身军管会来找你,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军事管制委员会,大批干部穿着军装上班,腰里别着枪。

有东西卖,那就统一价格,这个问题能解决。

没东西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由于战火纷乱,农村老百姓哪里还有心思好好种田干活啊,加上上一年临江干旱,屋漏偏逢连夜雨,农民欠收,城里的店铺去哪里收购。

缺粮,成为民生第一难题

**打天下,本来就是造福于民,帮着老百姓过好日子的,看着眼前这一幕幕,军管会能不心急如焚?

没想到,最后解决了这个大问题的,竟然是不懂经济的两位主任。

李作人一个,乔向文一个。

老百姓的风吹草动都会被公安收集到,尤其是涉及社会稳定、百姓疾苦的一些情报,公安干嘛的,公开的秘密的采集渠道,那是很多的。

其中的很多重要情况,都会整理好,呈报决策者,多少年过去了,现在的公安局还是这个模式,很多省市领导上班第一件事,看看公安的专报,群死群伤、集体上访、安全事故、重点人头动态,这方面要是没啥大事,就放心忙其他了,对了,现在很多地方叫维稳信息、舆情专报。

那些日子,两个人关起门来,合计了许久,最终想到了一个笨招:买粮

临江欠收,江南各个城市都供不应求,去哪里买?

东北老窝

李作人和乔向文经历一样,都是山东八路,只不过一个是115师,一个是山东纵队的,后来山东八路军两支大部队重组,成了山东军区,两个人都在机关大院,后来跟着罗荣桓一起北上东北,在白山黑水间一打就是快四年。

那些年间,搞土改,剿匪,斗**,就在这过程中,跟当地政fǔ,跟老百姓那也结下了深深的感情。

东北大平原,自然条件优越,耕地面积大,土壤肥力高,长期以来一直是中国的最重要的粮食基地,平时最常见的,就是玉米、水稻、小麦和大豆。

其他地方听过闹饥荒的,东北听说过吗?

山东老乡为啥就爱闯关东,说穿了,不就是那疙瘩有吃有喝,饿不死人嘛。

说干就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世界之主,从道童开始 肝成武圣! 深渊入侵:文明守望者 从炼器开始在斗破修仙 长生从先天蕴骨功开始 这个地下城长蘑菇了 狗头人的巫师日志 练气千年,方知是封神! 鲸落封神 爱徒云韵被逼婚?我杀神归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