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笔:疯狂-2(1/2)
居然电来了!无它,继续更新。
看清楚了这两点,只要我还没蠢到智商归零,那么就该清楚到底应该选哪一个,或许对于我而言,是根本没有选择吧!谁让现在的网络文学世界的网络书站主要以转载为主,版权意识薄弱,部分网站是通过将武侠、言情等实体书扫描到网上来充实网站内容,而更多的网站则是直接从别的站转载。此时,比较大的信得过的网站中,也只有鲜网有出版这一条路来走。
好吧!出版就出版,实体书就实体书。按照说法,如果一个月内谈不成的话,那么我这在这里,还能期待同时有更多的人不经我同意来转载,虽然算是侵权,但是这样就有更多人知道我这本书,愿意前来合作。他们不给钱不怕,我可以找他们要,还也不算一稿多投。记得大龄写手萧潜,也就是网络上修正小说奠基之作《飘邈之旅》的作者,他说过:“内地的作者,单靠出书是能活下去的,不少人还可以活得很滋润。大陆的作者在台湾出书并不难,台湾的奇幻市场很热,出版门槛比较低,而80%的作者都来自内地。在鲜网,只要你爬榜进入前三名,并且保持两个月以上,肯定就有书商找上你。一般来说,新写手销量可以达到两千册,这样一本书可以收入一万左右。有了名气之后,赚的钱当然更多。”
说到了萧潜,我自己找到的资料说他是在2000年开始上网看小说的,并且看了不少之后开始手痒,当然他称之为“闲得无聊”,然后就开始在鲜网上闯,还真的创出了名气,然后就有了《飘邈之旅》。这本大作,所有权不能还给萧潜!这是我第一个念头,然后我清楚,应该在鲜网上再开一本书了,先把名字给提前半年到一年抢过来再说。
按照萧潜的说法,现在我已经在鲜网上保持了超过一个月的榜首,那么有编辑或者是书商自动找上门来,那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只是现在所不清楚的,是这本他们所青睐的《死亡.笔记(版本1)》,是要在内地出版,还是在台湾出繁体版。
就这个问题,我询问了一下,编辑回应的意思是暂时只能在台湾出,因为题材毕竟很惊悚,在内地特有的环境下,估计根本通不过。这一点,我也表示理解。
说来说去,边角料都说完了,就轮到了正文的主体部分,也就是稿费的问题。我让对方先开价,由于是严格意义上的第一本书,因此也没指望能开到多高的价格,只有当日后名气打了出来,才能从没卖方市场改为卖方市场。于是,接着的半个钟头里,可以理解是两个奸商在扯皮,也可以理解成是老鸨和嫖客在嫖资这方面通过了深入的讨论后达成广泛共识。
稿费开得是相对较高,当然怎么高都比纸面杂志低很多,不算网站的抽成,千字三十元。也就是说,这一本《死亡.笔记(版本1)》,总数有65万字,能卖到19500元,是2000年前后,网络文学出版的平均价位,比较合理。
第一次卖书,看起来双方的诚意都不错,居然在这个晚上用了两个小时左右就敲定了下来,这样的签约速度,还真的是非常的难得。至于合同的签署方式,如果慢的可以选择邮政快递,快的可以选择传真。讨论来讨论去,双方都觉得传真比较省时省事,本着互相信任的口头承诺原则,就当晚把合同给签署了下来。这个时候,当初让老政府去走后门办理的身份证就派上了用场。看着身份证上那个属于我的头像,有时候真的感觉很郁闷,貌似我所有的半身免冠照片,就没有一张能把人样给照出来。而且,现在身份证上的号码,已经与我记忆中的号码不同了,平白无故的,原本是89年出生,现在变成了82,多了七岁,勉强凑到了成年。
至于稿费的发放,就约定在把《死亡.笔记(版本1)》全部章节的电子版打包发过去后审核的第二天早上,以汇款的方式发放。其他那些要协商的小问题,可以在日后再来讨论。
编辑问到了还有没其他的小说要写,说如果可以的话,可以选择“永久出版权”,这样的稿费会更高。我仔细考虑了很久,想到萧潜的《飘邈之旅》名头虽然很响,但他却只能处于一种尴尬的状态中,毕竟一切出版权都被台湾书商包下了,出版商有自己的出版计划。那么,这一点错误在有前车之鉴的情况下,也是我应该去注意的,注意把局势给控制在这里这一边,我是来把握命脉的,就要让事情发生在自己可以控制的范围内。于是,就婉拒了,称之后可以继续合作。
这个时候,我忽然有了个想法。既然自己留有这么多的优秀作品,怎么就非要弄个中间商来分掉一杯羹呢?如果自己来出版的话,那么利润就不会在中间环节丢失太多。
不过就算是想通了这一点,但是目前来看,我只能在苦笑中叹气了,叹气自己还没有大的启动资金,叹气自己的底子到底还是太薄弱。或许,多出几本书吧!这样能缓解一点。
忽然之间,我忽然非常希望这个网络泡沫来得大一点,大到腾讯那边开始受不了要卖掉OICQ为止,嗯,到时候,OICQ应该就改名了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