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重臣蜗居(2/2)
而纪啸目前运筹的‘救取许皇后性命’的图谋,却根本又无法宣诸于口的对苏武加以解说。说出来,苏武、甚至马上就要到来的张世安必然会去向汉宣帝进言,也就等于把纪啸推到了‘风口浪尖’之上,就等于把这个重大的事件公开化了!无论公开后的结果如何,最后的责任承担者也必然是纪啸。因这件事还没发生,即使是被及时的制止住了,纪啸落个最轻的‘诽谤、诬陷大司马大将军霍光’的罪名已经成为了定局!那样一来,纪啸也就别再妄想自己的性命得到保全了!那还谈什么要有所作为?
同样,对纪啸来说,即使是稍待要来的所谓的‘张老侯爷’不是大汉朝军方的第二号人物张安世(到现在纪啸也没显得热衷名利的问起是谁),苏武也同样是不可多得的‘一块金字的招牌’!苏武对纪啸今后所要走的路的帮助也会很大。能得到高风亮节的苏武赏识的人,按一般情况下人的惯性思维,纪啸也会被看成是一个品行绝佳的人。因而,纪啸当然也不会错过这个天赐的机会,又安能在言语上轻易的再去招惹来苏武的不愉快?
用老而弥坚来形容苏武,确实有些恰如其分!见纪啸又是半天的没说话的陷入了沉思似的,苏武一如既往的又开口催促道:“小友的心思可真是缜密呀!不就是个落脚、过宿之处吗?还何必费这么多的思忖?如有不便,就当老朽没问就行了?咳、咳!”
“呵、呵!老人家见谅!在下又有些失神了!”自嘲的讪笑了两声的纪啸,忙接着话茬儿解释到:“在下说句肺腑之言:如果在下能随时的向老人家恭请教益,实是在下梦寐以求之事也!可是,在下现在确实还有件重中之重的大事需办,暂时也无法经常的随侍在老人家的左右。非是在下要向老人家有所隐秘,实是此事颇为诡异得难以说得太过明白。在下可以以家祖纪公的名誉向老人家保证,在下所做的事绝不是那种龌龊小人的勾当。这样吧!估计此事有月余就可初见端倪。到那时,既使是老人家见到在下有些烦?在下也会‘赖在’老人家的宅邸。每日里向老人家恭请教益的!呵呵!长者的经验结晶、特别是像老人家您这样宦海沉浮一生的长者的过往阅历,乃是无价的瑰宝也!”
纪啸在信誓旦旦的下着保证的同时,也在吝言辞的恭维着苏武,让老苏武褶皱堆砌的老脸上眉开眼笑的出现了十分欢悦的表情。因而,也就让纪啸把心里不愿说的秘密、以及目前落脚在霍府这件事给遮掩过去了。苏武连说‘小友谬赞了’的同时,也苍首连点的说到:“好、好!年轻人也难免会有些事,老朽就静候着小友办完事后前来蜗居吧!”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说是‘忠言逆耳’,实际上还是‘好听话’让人听着舒服。感性和理性本就是相互矛盾的,纪啸也没必要在无伤大雅的情况下,来惹老苏武不悦。说几句顺耳之言,也本就是人与人沟通所需要的。否则,说闲话也硬邦邦的,这个人又与‘棒槌’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