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螟蛉义子(2/2)
张安世果然像史载的那样:除了公开的正式场合以外,身上的服侍一般情况下都是穿的其夫人亲手纺织、裁制而成的布衣。确实是清廉传家呀!心里感叹着张安世的严节自律的纪啸,同时也看出了苏武和张安世在个人关系上堪称莫逆的非同一般。至于二人之间随意的调侃话语,其实也仅仅就是一些的玩笑话而已。
随着苏武传唤下人摆酒、上菜,由苏武宅邸内的仆妇安排的酒食已经开始纷纷的端上来、摆上。这个时代,除了酒肆、饭庄以外,无论是家宴还是举行的宴会,采取的都是分餐制;既每人独居一桌的‘自己吃自己的、自己喝自己的’。当然,档次、规格高的家宴和宴会的场合,还会有专职的侍女来给添酒、布菜。其实,像张世安、苏武这样身具‘侯爵’之位的朝廷高层人物的家宴,已经远远的超过了要有侍女来侍候着的级别。但就是由于张安世和苏武特别的注重个人言行的极其检点,能够享受美女到来侍候进食的待遇纪啸也就根本是痴心妄想了!确切的说起来:这是没有;如果有,纪啸其实也是根本的就不适应。
借着下人、仆妇穿梭着摆放酒菜的空闲,张安世也极其慎重的交代纪啸:让纪啸近期内弄出些那种‘同水和沙石混合到一起就可坚若精钢’的粉末(粗制水泥)给他送过去。待觅得机会,他会向汉宣帝递交表章,奏请为安排实施预作准备。这样重大的军国大事的决策调整,张安世自然是慎之又慎的在基本条件没有完全的落到实处之前,是绝不会在朝廷中枢轻开一言的。
其实,这也是苏武听过纪啸的一番展望后,把张安世找到家里来的主要目的。现在的苏武,由于体弱多病而不堪重负,根本无法署理日常的政务;再加上有霍光把持朝政,霍光也绝不会给朝野名望一时无两、且与霍光还有间接的杀子之仇的苏武任何执掌大权的机会。因而,苏武除了可以同张安世等一起联名上上表章、或是因重大的军国大事要求面见汉宣帝以外,基本上都是赋闲在家。想私下里单独的对汉宣帝进行游说,苏武现在不能说完全的做到、但在汉宣帝面前苏武也没有像张世安一样的信任度。
而张安世毕竟是大汉朝军方的二号人物、且以往建立军功无数,在军中、乃至朝野的基础雄厚,是在朝廷的权力分配上汉宣帝对抗霍光的重要砝码。因而,张安世不仅在汉宣帝面前几乎可以做到言出必行,即使是霍光有些事想加以阻挠,也会因对张世安的忌惮而有所收敛。
张安世和苏武个人之间的上佳关系,在酒菜摆好、入座、三盏酒下肚的目赤话多之时,则又一次的显现出来!有着军人说话直爽特点的张安世,三盏酒喝下去之后,望着一直只是随着吃喝、而席间话很少的纪啸说到:“贤侄呀!老夫与子卿现在已经都是老朽了!而贤侄当知,子卿一贯的守正不阿,也极少看得起京城的那些豪门的纨绔。据老夫所知,可能子卿看重的少年之人贤侄乃是绝无仅有的一人;而子卿的家事贤侄当也能知晓。其实,子卿的心事老夫尽知。为了老友子卿的晚景愉悦,也为了贤侄以后仕途的坦通,老夫在此作伐让贤侄拜子卿为‘义父’可好?”
没想到仅仅才相识了个、八时辰张安世就提出了这样一个突兀的问题来的纪啸,一愣之下不由自主的抬头望向了主位上的苏武。“咳、咳、咳!”可能是苏武也因张安世的话过于突然而受到了刺激,发出了一长串的咳嗽声之后,一只枯手捂着布满于思的干瘪口鼻,一只枯手却在连连的摇晃:“咳、咳!子儒休要再如此说来。忠义无双的纪公的后人,老夫又如何的担当得起呀!”
虚推实应!老苏武话里话外的意思纪啸还是听明白了!有苏武这样一个在朝野名望崇高的义父,可想而知的益处必会颇多。心里马上权衡明白了的纪啸,还没等苏武把半推半就的话语说完,就已经站起了昂藏的身躯,两步就绕过了面前摆放着酒菜的矮几,面对着主位上的苏武‘噗通’一声毫不迟疑的就跪落尘埃、恭恭敬敬的大礼参拜:“孩儿纪啸参见义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