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翁婿之宜(1/2)
“末将谨遵大帅的训诫!末将一时心有旁顾,也请大帅海涵!”一时的失神,并没听清楚老霍光接着又说了些什么的纪啸,在老霍光刻意制造的两声‘咳、咳’的咳嗽声中猛醒过来,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向老霍光致歉。
“无妨、无妨!老夫看重的就是你的多思而慎行。……”这可真变成了‘老丈人看女婿、咋看咋中意’了!在尊严绝不容人亵渎分毫的大汉朝第一人老霍光说话时走神儿,纪啸可能已经是大汉朝几十年以来的第一人(以往的昭帝、现在的宣帝也不例外)了?以往享受着无上的尊崇、感同身受的老霍光却反而无所谓的一带而过。这要是传扬出去?肯定会引起大汉朝的朝野上下一片大哗!
作为大军所属的一名将领的纪啸,军前报备之后,自然也同时要改变称呼的尊称北征大军的主帅老霍光为‘大帅’。
感受到老霍光对自己的超常关心、宠溺,令纪啸一时不觉感慨万千;其实,秉性使然,纪啸当前内心里的想法还是不免有些偏于感性化的纠结不清。但这个时候,乃是到了涉及到大汉帝国未来的兴衰、同群胡之间的大战即将展开的最关键时刻,以廉价的人类生命为代价的浴血绞杀已经进入了迫在眉睫的倒计时。因而,也不允许纪啸在此紧要关头再过多的考虑其他的事。
故而,纪啸也就顺势的把话题转入了正题:“多谢大帅对末将的宽容、信托!末将还有一事有些僭越的未曾禀报大帅就先期予以安排了!由于五原的龚大人阅历丰富、诸礼均通,鉴于时间已经十分的紧迫、且为了显示出我大汉十分惶急的表现、并借此来迷惑胡酋;末将已经在龚大人的帮衬下,先期委派骑都尉陈汤充任了使节前往大漠于胡酋约定具体的会晤时日。呈请大帅宽恕末将的擅专!”
纪啸禀报说完之后,做出了一副恭听教诲的虔诚样子躬身、低头侍立在老霍光高坐的书案之前。无论现在各自内心里的想法如何?现在毕竟是有其他将佐、官吏在场的公务处理,纪啸自然是也要表现得中规中矩。
“呵、呵!”老霍光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种暧昧的表情轻笑了两声:“办都办了,还说什么擅专?何况,古之就有‘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之说。早一天派出使节,就如你所言的还会让胡酋觉得‘显示我大汉十分的惶急的借以迷惑胡酋’。不过。老夫也曾默观了你麾下的几人,甘延寿将来必将乃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大将之才已经毋庸置疑。只是这个陈汤,才干、智谋应该不错,现在出任使节也是一个恰当的人选。但老夫观其目光时常游离不定的形貌,此人当是一个心机颇深、趋利善变之人。适当的用之即可呀!”
说着说着,老霍光话锋反而又转到纪啸的交友和人性的剖析上。在此大战临近在即的关键时刻,老霍光不去全面的探讨、筹划一下下一步的进军战略,却仿佛十分有闲情逸致的扯些随时都有机会谈的闲话,不免令在场的金安上和龚遂既感到迷惑、又感到仿佛是捕捉到了一些什么。因而,二人侧目看向躬身站在那里的纪啸的目光也显得有些暧昧起来。
此时,大汉朝第一人老霍光的表现不免令人联想到:他不仅是对纪啸十分的关心,而且还对纪啸十分的信任。仿佛纪啸安排完的、或是即将安排的事,均是完全的符合了他老霍光的意愿,已经并不需要他老霍光这个大军的主帅去过多的过问了。只要纪啸加以安排了,那就等于他老霍光安排的一样。
虽然纪啸感觉老霍光这种恍若对自己‘情有独钟’的表现有些不妥,但现在军情紧急也不是拆解双方关系的时候。何况,还有外人在场,过分的计较必然会给人一种欲盖弥彰之嫌。因而,内心里感到有些无奈、却又不能辜负了老霍光的好意的纪啸,只好随口敷衍道:“大帅说得是!末将亦大有同感。日前,末将已经把甘都尉先期派出去查探一下战事的动态、并相约与我等的大军于长城脚下会合。不知大将军欲何时起程向大漠挺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