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原来如北(上)(2/2)
孩子生下来之后,母子平安,张父感念这两只“飞来的雀儿”之德,便即给孩子起名为飞,表字雀德。
“雀德”这个名字本来是很有“意义”的,但在大家叫顺了嘴的情况下,反给叫成了“缺德”。不过,因为张雀德确实干的也是“缺德损八辈”的勾当,故大家便给张雀德取了个外号,叫“张缺德”。
有的朋友一定会问,既然张雀德是个“缺德损八辈”的主,为什么还有“灵雀”来救她母子呢?
说到这里,可就有点意思了。
话说天宫之中,玉帝驾前,有两名殿前侍卫,一名“千里眼”,一名“顺风耳”。“千里眼”和“顺风耳”未列仙班之前,原是燕山之中的两只大土雀。这两只大土雀不似旁的雀鸟一般,靠捕虫食谷为生,却单单吃肉,故比旁的土雀要大上几号,更加的耳聪目明。
有的朋友可能又会问,即便是再大的土雀,不过也还是小小的麻雀,怎的与那些虎豹鹰狼去争肉食呢?
呵呵,正所谓“有福之人不用忙,无福之人跑断肠”,这两只大土雀实是不用去争,便会有肉可食!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燕山之中有一上古玄豹(又名雷兽),其身壮如熊,却迅捷如电,通体长满犹如金钱一般的麟斑,啸似雷鸣,山林之中但有活物,无论狮虎熊象,皆是捕来即食。每日捕食之后,玄豹皆会于山中的一青石之上打盹休息。
此时,两只大土雀便会飞来玄豹口边,替玄豹清除口中齿间残留的肉渣。玄豹很是享受于两只大土雀的“口腔护理”,两只大土雀也是很享受于玄豹口中的“美味”。于是,在这种“互惠互利”的情况下,玄豹和两只大土雀变得密不可分。也因如此,碍着燕山之王玄豹的面子,燕山之中的鸟兽,无人敢小看两只大土雀,甚至还很怕它们。也许这就是最早的“狐假虎威”吧!
时光荏苒,岁月如歌,要说这种“有肉吃,有汤喝”的日子如果一直持续下去,真是当神仙也不会去的。
然而天公不作美,天宫财政部长――财神爷赵公明同志闲整天东奔西跑的给人间散财有些累,打算找辆“好车”代步。
说来也巧,赵公明偶有一次听闻整天也是东奔西跑,往人间放火的火德星君说,燕山之中有一玄豹,通体金麟,很是符合“财神爷”的身份。
于是,赵公明便往燕山之中来寻玄豹,不想一见玄豹之下,赵公明便即中了意,费了些气力,降伏了玄豹。自此,赵公明便将玄豹当了自己的坐骑,玄豹便也堂而皇之的,升入了仙班,成为了灵兽。
只是玄豹走后,可是苦了两只大土雀。没了玄豹的“照应”,两只大土雀从原来的“一兽之下万兽之上”沦落到了“万兽之下”,受尽了欺辱,莫说吃肉,就是虫谷也是没的吃。
不过,要说交朋友,还真得交对人。上天之后的玄豹时常思念自己的两个小兄弟,在和自己的主人赵公明渐渐混熟之后,玄豹便向赵公明表达了将自己的两个小兄弟也招上天来的意愿。
因为自有玄豹之后,赵公明真是“腰也不酸了,腿也不疼了”,十分非常的满意玄豹的工作。为此,“有钱有权”的赵公明没费什么力气,便满足了自己“步下”的请求,将两只大土雀也弄到了天上,插到了“御林军”中,凑了个“十万天兵天将”的数。
要说在“服务业”混得久了,真是“有眼色”,两只大土雀发挥自己“耳明眼快腿脚勤”的特长,很快在御林军中混出了一些名堂,在玉帝那里也有了一些知名度,被安排到了凌霄殿外伺候,并受封“千里眼”、“顺风耳”。据说后来“大黑石”成精,蹦出了孙猴子,就是这俩人先听到和先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