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 闹剧?悲剧!(下)(1/2)
盛世当官车走横,,
全家老小跟飞升。
末世一至天不羡,
枭雄眼中如草蜢。
每个时代都有贞洁烈女,同时也有“鸡”,这是社会的必须。只是前一种是风气的“需要”,后一种则是男人的“需要”。
近代史中,日本开始全面侵略中国之后,社会上凸现出两类人,一类是汉奸,一类是叛徒。当然,几乎每一个受侵略的民族之中,都会出现这两种人。但令人十分心寒和后怕的却是,随着战争的一步步深入,这两类人在当时的国内竟是以几何倍数递增。到抗日战争胜利,这两类人已然是不计其数。
然而战后,为了使民族迅速从战火中复兴,急需快速化解“内部矛盾”。于是,当时的国民政府草草的“杀一儆百”,挑了几个“个大的”宰了之后,便让大家对这两类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不过,以上只是“心寒”,我说“后怕”的原因则是,日本无论是在战败前还是战败后,他们的部队中几乎没有主动投降的,很多走投无路的日本军人选择的是“剖腹”!
且说当李?教百官们开始报事后,以侍中胡邈(字敬才)为首的一批“准备充分”的官员开始大唱喜歌。
“岭南今春雨水丰沛,荔枝树上的花开得都跟向日葵一样,当地百姓皆说,今年结下的荔枝绝对有西瓜那么大个!”
“山东招远百姓于开荒时,自地中挖出金石,车拉斗载五十日不绝。为感天恩,招远百姓上万民书赞美陛下,且送百车金石来京。”
“鲜卑进献好马五百匹,羊皮五千张;南蛮进献长鼻怪(大象)二十只,各种兽皮一千张;高丽进贡山参五车,男女伶人各五名;卑弥呼进贡海虎(鲨鱼)皮五十张,女优十名!”
“四邦来朝,祥瑞具现,恳请陛下登泰山封禅!”
听着这样冠冕堂皇的喜歌,很多朋友一定会觉得“胡敬才同志”们真的很有才,竟能把洛阳城的“四面楚歌”,听成是“歌舞生平”。
请您不要惊讶,冠冕堂皇立于朝堂之上的百官们不可能都是“贞洁烈女”。不然的话,东汉也不会落得个国都失陷,皇帝外逃的境地。这些都是在前朝那些“鸡”们的努力下,量变形成的质变!
不过,您不能把“胡敬才同志”们定义为汉奸,因为李郭二贼都是汉人。
当然,若是将他们说成叛徒似乎也不太合适。毕竟是何进和少帝跑的太快,把他们丢了下来的。现今他们只是想要活命,故才奴颜婢膝起来罢了。毕竟脑袋长在身子上,是“活人”的最基本要求了!所以,请不要恨他们!不过,有一点我不得不说,胡敬才在近两千年后的抗日战争时期,有一个后代叫“胡兰成”。
在“胡敬才同志”们的喜歌和欢呼声中,李?终于在穿上那身屎一样扎眼颜色的衣服后,有了一种“黄袍加身”的飘飘然感觉。
看着李?不知所以然的“爽”,很多心存“善念”的官员们脸上虽然没有表现出什么,心里却在说道,“好事,真都***是好事,一片大好的都有些妖异了!荔枝树上长向日葵,地里头能刨出金子,蛮夷竟是来朝,而不是来攻!哈哈,天现异象,李?郭汜你们两个要倒大霉了!”。
然而就在百官们敢怒不敢言的时候,有一个人勇敢的站了出来。不,此时他已不是一个人,他中国历朝历代的“贞洁烈女”附体(据说当日还是某位“烈女”的生日!),他扬我大汉国威,播撒正气,慷慨激昂的大放悲声道:“北方大涝,大水毁屋近万,伤人不计其数;西北大雪,人畜冻死冻伤无数;中南地陷,几座城邑一夜之间消失的无影无踪;东南又现大批海匪,滋扰乡民,请陛下定夺!”
正自“爽”得忘乎所以的李?闻言,脸都绿了,有一种三伏天喝冰蜜水,喝出老鼠屎的感觉。于是,李?当即“爆怒”,从龙座上弹起,头顶冒烟的向此人大发雷霆之威,吼道:“你个老不死的贼货,天下如此太平兴旺,你却竟敢在此胡言乱语,惑乱人心,来人啊,给朕把他的舌头割下来喂狗,拖出殿外,金瓜临顶,抄没家产,尽诛九族!”
站殿武士闻命,呼啦超一下子涌到此人身边,掰开嘴,用搭钩抻出舌头,用利刃取下。而后,众武士便将“惊慌失措”的此人拖出殿外。此人舌头虽然被割,但被推下殿时,嘴中尚自呜呜噜噜的向外喷血,想来还是在“骂不绝口”!
对于这样一位敢于此时“直言犯上”的“贞洁烈女”,大家表示出了极大的敬佩,以敬慕夹杂着同情的眼神仰视此人时,竟是都惊得呆了,原来此人竟是“老议郎”彭伯。
彭伯是何许人呢?呵呵,彭伯是个普通人,普通到有如此“壮举”之后,都会让大家感到惊讶的人。没有人能够想到,甚至准确的说,没有人会想到,此时站出来的竟然是彭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