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复用心机(2/2)
何严二人正说到这里,门人来报,说河东大将徐晃有要事求见。
何进知道徐晃之名,但是不知其为何故而来,便命人将徐晃招入。严政本是欲要回避,何进却是大方的说道:“此处乃我私宅,你乃我的心腹,何用回避?”于是,严政便被留了下来,与何进一起等待徐晃的进见。
然而待徐晃提着李乐之头,与史涣仗剑逼着韩暹、胡才进到花厅之后,怎么也想不明白眼前之状所为何故的何进张大了嘴巴,怯怯的问道:“徐公明,你这是何意?”
徐晃抬脚左右开弓,将身前的韩暹、胡才踢得跪在地上,厉声喝道:“还不将你们的苟且之事说与大将军听?”
闻命之后,已然魂飞九天之外的韩暹、胡才将李乐欲反之事说出。不过韩胡二人还算清醒,将屎盔子尽寇在了李乐的头上!
何进闻言,大怒,张口便欲吩咐徐晃将韩胡二人宰了。听出端倪的严政迅速计上心来,附到何进耳边,说道:“大将军且慢,请往偏厅听我一言!”
何进闻言,知严政必然又有主意,便教徐晃少歇。而后,随严政往偏厅而来。
到得偏厅,严政问道:“大将军可是要杀了韩暹、胡才二人?”
何进答道:“是啊,怎么了?这两个贼子不该杀吗?”
严政闻得反问,说道:“该杀!但若留下二人性命,却可派得大用场?”
何进闻言,知严政心中又已成计,便即问道:“有何用场?”
严政说到:“明公,王成袭剿董卓,久日依附雍州的河东见董卓失势,便即复投朝廷。然而河东之地虽属司隶,却是接壤安定,与洛阳隔河相望。为此,王成一旦定了雍州,比之其已交出的潼关,河东实际意义上还是雍州的。所以,为了继续遏制王成,我建议将已向朝廷表出忠勇之心的大将徐晃及河东官军留下听用,却给韩暹、胡才这两个贼子一个虚衔,教他们带着白波贼军回河东闹腾去。既然我们得不到的东西,也不能让王成白得了!”
何进闻言,赞道:“好,好主意,没想到韩暹、胡才的狗命还可派上这个用场!”
而后,严政又道:“此外,近日接闻刘表讨伐张济的大军战事不利,其收回宛城的机会已然渺茫。想来失却董卓的庇佑,又招刘表忌惮的张济必然要再找一个靠山,其向王成的连连示好表明,他将来仍然要依附雍州。这样的情况下,刘表的偷鸡不成,反倒成全了王成。这种结果,我想大将军实在不愿意看到。那我们倒不如提前把宛城的归属派发一下!”说到这里,严阵顿了一顿,等何进发问。
何进正听得投入,突然断了,便即乖乖的问严政道:“发给谁?”
严政道:“发给那个爱管闲事的豫州牧孔?!”
何进闻言,说道:“何故要便宜孔??”
严政笑着回道:“明公,你觉得王成在京城私放一个贼犯都来给您打小报告的孔?好控制,还是出京三年便即做下天大事的王成好控制?”
何进闻言,立回道:“当然是孔?”话音刚落,何进自己便也笑着点起头来。
而后,严政又道:“现下之势我们不光要将宛城便宜给孔豫州,还要把汝南便宜给他!”
何进闻言,又问:“什么意思?”
严政答道:“此次国难,袁术虽然第一个做出勤王响应。但从两次虎牢关会来看,此人不好控制。而从其由原来的宛城逃难寿春后,强夺淮南,现下又虎视眈眈汝南的情况来看,此人野心极大。若是教其做大,则必又出一董卓一般的祸害。所以趁着此次封赏机会,我们当把汝南的黄巾势力归往豫州,发给好控制的孔?!但这事要等到王成回到雍州、袁术回到淮南之后,再下旨,以免他们在京城赖着不走!”
何进闻言,连连点头,说道:“好,太好了,看来前些年我是低估了你,将你闲下不用真是可惜了!”
严政闻言,笑说道:“明公过奖了!在下还有一事要说!”
何进忙道:“说,还有何事,快说!”
严政说道:“明公欲借此次换防机会,将河东军、河南军纳入御林军,迅速壮大京城军力的做法,从白波军欲反的情况上看,似乎有些操之过急。随便将外兵留于京城实是利弊共存,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情况下,我们除了将徐晃所辖的河东官军留下外,还是将河南军也发回河南吧!”
何进闻言,点了点头,说道:“有理,看来想要扩充实力,还是得多靠自己!”
小人严政再用叵测心之后,何进与其返归花厅,赦了韩暹、胡才,说了要发二人回河东之意,韩胡二人闻言,自是感激不尽,发誓效忠何进。
徐晃见状,虽然有些不甘,但是上命难违,还是认下了。不过何进也算够意思,亲招杨奉,教其重用徐晃。
次日,何进请了少帝的旨意。封韩暹为河东太守、胡才为河东司马,教二人即刻引白波军回河东戍防。河南从事李膺被加封了河南尹,也被教立即带着河南军返回河南。
待白波军和河南军离开虎牢两日之后,何进见无异常,方才派杨奉徐晃率御林军及河东军返归洛阳接防。
四日后,杨奉徐晃引军到得京城,交接城防之后,王成便要与诸侯道别,撤归雍州,去落实自己“雍州刺史”的头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