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黄雀在后(2/2)
沮授闻之,则道:“败得好!败得妙!”
袁绍闻言,不明就里的看向沮授。
沮授又道:“而今眭固以惨败之举安了张燕之心,若是晋阳有险,则张燕必然不会再担心壶关方向,必是安心引军回援晋阳,所以他这一败确是帮了大忙!而且,我们也可借其此败,回头用个引蛇出洞之计,减轻攻袭上党时的压力!”
袁绍闻得沮授前半句连连点头,但闻后半句时,却是有些糊涂,便复道:“沮公,不知何谓引蛇出洞?”
沮授一笑,将计策说出。
袁绍闻言,大笑不止,已觉上党乃在囊中。
……
且说将及三月,于晋阳留守的穆顺忽然传来战报给上党的张燕,说幽州、冀州、并州的三界交汇之处,出现冀州与蓟州的数万人马,恐于晋阳不利,请张燕速速引军回援。
闻之穆顺传来的消息,张燕大惊,当众骂道:“袁绍小儿,不敢正视上党,竟是要偷我的晋阳,待我回军扒了他的皮,再打去河北扒他们家的祖坟!”
于是,“中计”后的张燕,引着四万精锐回援晋阳,仅留于毒、陶升引着两万人马及杨丑和新归的并州军在上党。
闻得张燕果然被调离了上党之后,袁绍大喜,大军仍是潜伏未动,只借了壶关的眭固五千人马,教其来取上党。
听闻壶关又有兵出,前者尝到“御敌于国门之外”甜头的于毒、陶升,引两万黑山本部人马再次出击,打算吞掉眭固又来“送死”的这支人马。
然而,两万黑山军与眭固的五千黑山军又于上党城外三十里交战不到半个时辰,竟是被有如从天而降的十万冀州军团团包围。
原来,此正是前者沮授口中所言的“引蛇出洞”之计,袁绍拿出来与眭固“卖”的那五千人不过是饵,待引出黑山军主力这条“大鱼”后,袁绍这十万大军的“钩”方才开始收线!
然而,不得不说黑山军的战斗力确实不是盖的,虽然两万人被十万人打了个反包围,但于毒竟是硬生生的引着一万人突出了重围,反倒“逃生”(陶升)的那一万人被留了下来。
于毒引人冲出重围后,退往上党的归路和向北往晋阳的去路皆已被冀州军封住。于是,于毒只能引众向南。
胜势之下的袁绍哪肯放过这么“难啃的骨头”,毕竟每逃脱一个黑山军,对将来欲要统一中原的袁绍来说,都是一个麻烦。
于是,袁绍教颜良、文丑亲引三万众,去追于毒,自己则留下来“收拾”陶升一票人。
于毒引人一路南逃,直至朝歌鹿场山苍岩谷方被颜良、文丑堵住,且在颜良、文丑连续围攻其五日之后,方破――颜良刀斩于毒、文丑枪挑于毒副帅壶寿。
失了主帅的黑山军残部继而寻山而遁,杀红了眼的颜良、文丑便也随行掩杀,先后将黑山军中的小帅左髭丈八、刘石、黄龙、左校、郭大贤、李大目、于氐根等,尽皆屠于山壁之上,万余黑山军皆未走脱,尽被斩首!
此战过后,河北名将颜良、文丑的威名更盛,凡有贼人闻知此二人名,皆是不寒而栗。为此,年内便有河北百姓将自家门上的门神取下,换上颜、文二人的画像,并与众曰,“防火防盗防流氓!”。于是,效者甚巨!
另一边的袁绍以七万众将陶升所引的一万人杀将殆尽之时,陶升下马,引所余的不足千人投降。
袁绍觉得陶升还有用处,便留了其性命,并着那不足千的降军,一起带往上党,前去取城。
此时,早已接闻上党城破、张燕身死消息;继而又接得张燕勒令投降的文书和壶关“负隅顽抗”之军被“完破”消息的河内守王匡,闻得冀州的援军已然神兵天降一般的比邻上党,总算是找到了风向标,急急引着上党城破后投来的韩浩、并座下河内名将方悦,及两万河内军赶来上党,前来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