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墨攻武卫(2/2)
汪直与毛海峰并数十个保镖,带着五万两银子进京钻营,准备收买当朝权贵,看看能不能向朝廷要个合法名份,正明正大地进行远洋贸易。闽浙总督朱纨野蛮地用霹雳手段端掉双屿岛的霸道行径,大大打击汪直要做合法海商的信心,他想不通:自己为朝廷剿倭立过大功,朝廷为什么反而要杀我而后快?他想上京师一趟,找他的朋友罗文龙设法做掉跟他过不去的闽浙总督朱纨。罗文龙是当朝辅严嵩之子严世蕃的女婿,他倚凭严氏父子的权势,没少干违法乱纪的勾当。罗文龙是个典型官商,靠着女婿严世蕃的名色,在福建一带大肆走私贸易。他因干这一行跟汪直接上头,彼此以兄弟相称。
汪直借罗文龙这条线索,看看能不能与当朝权贵接上头,一则为了自己谋私利名份,二则报仇雪恨,把闽浙总督朱纨做掉。这样他就可以争取一点时间建设舟山烈港,免得朱纨从中作梗,拖住他的后腿,害得他忙于应付,什么事也干不成。
大明嘉靖三十年初春,一个雪后晴朗的早晨。一队镖旗招展的镖车队伍,流苏摇曳,好似一条色彩斑斓的长龙,逶迤地爬行在京师宽阔的官道上。
化妆成普通客商的汪直,指挥着他的镖队浩浩荡荡走进京城。一年之计在于春,在这个春光明媚的日子,汪直也想大展鸿途干点大事。尽管他在双屿岛被闽浙总督朱纨打得很惨,但并不代表他这样就完了,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找到机会,他仍然可以翻盘振作起来。他绝不会被眼前一点小挫折吓倒。
作为一个精明的商人,汪直无疑很会钻营。他找到罗文龙,纳上一万五千两银子,很快便打通严世蕃的门路。汪直用银子投石问路,叫罗文龙传递消息,试探问严世蕃朝廷有无可能开放海禁,或者给他一个敞开大门与倭商胡贾通商贸易的名份?谁料严世蕃不停地伸手向他要钱,汪直又送两万银子给严世蕃。严世蕃只回复汪直一个字,那就是一个“知”字。
汪直收到严世蕃这个“知”字,头有点大了,暗暗骂娘,这才晓得此路不通行不得。又不甘心就此打退堂回家,躲在旅店整日阅读罗文龙从严府抄送出来的邸报,寻思对付闽浙总督朱纨的计策。汪直是个精明人,很快便从邸报中看出门道,看出邸报中隐藏的杀机。原来邸报所载的事情无非是某某御史参某某大臣一本;某某大臣捡举某某将军贪污受贿的案件。诸如此类,不胜枚举。无非是大臣们互相攻讦,互相捡举,窝里争斗罢了。
汪直拍案而起,他觉送给小严的钱几乎是白扔了。求人不如求己,原来自己也有办法打倒找他麻烦的大官。汪直决定使用“墨攻”之计借刀杀人,做掉跟他为仇的闽浙总督朱纨。所谓“墨攻”之计,无非是利用主导舆论的言官,对自己的仇人政敌进行口诛笔伐,达到诛杀异己的目的。但言官也不是那么好愚弄的,必须顺着那些人的思路误导他们的思想走进歧路,比如甲大臣对乙大臣有成见,就给甲大臣喂足乙大臣的负面情报,挑起甲大臣对乙大臣的不满,使甲大臣对乙大臣进行攻讦,一旦水到渠成,嫉妒怒火烧起来的时候,攻讦双方都会失去理智,置对手死地而后快。
汪直就叫毛海峰、罗文龙四出活动,看看朝中的言官有哪些人跟闽浙总督朱纨有仇,或者有成见。能用金钱收买的言官不惜重金收买;不能用金钱收买的言官,就请托去这些言官面前游说,或造谣生非,专门说朱纨的坏话。
言官指六科(吏、户、礼、兵、刑、工)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给事中有封驳权,御史有监察权。给事中可以封还皇帝失宜的诏令,驳正臣僚违谬的章疏;御史可以巡按地方,体察民情,对朝政也有建议权。给事中也好,御史也好,官虽不太,他们操纵舆论的影响力不容小觅,绝对可以左右一个权臣在宦海沉浮。有明几代,无数是权倾一时的辅阁臣,最后都是由言官捣鼓生事打倒的。
在汪直筹划下,几个不知就里的御史、给事中听信谣言,纷纷弹劾闽浙总督朱纨,检举朱纨畏倭如鼠,拥兵不战;玩忽职守,空耗饷银。朱厚熜是个喜欢祥瑞的皇帝,听到大臣奏报地震、干旱等天灾尚且脾气,对被倭寇搅得一团糟的东南沿海,更是一肚皮的恼怒。可是,没有哪一个大臣能拿出像样的策略,给他平息东南倭患。前线的抗倭大员忙碌一团,要兵要粮要钱,但难得有人打个漂亮的胜仗。
朱厚熜看见御史痛心疾地弹劾闽浙总督朱纨“玩忽职守,空耗饷银”的疏文。也不管叔侄之谊了。即时撤掉朱纨的军权,打朱纨到浙江当巡察。巡察只是监察军情政务,作个顾问的角色,不能参与调兵遣将的军事行动。朱家的皇帝历来有迁怒大臣的习惯,只要言官弹劾大臣的罪名说得过去,也不管真假,举起无情板子便乱打一通。
汪直眼见自己用“墨攻”诡计把死对头闽浙总督朱纨拉下马来,也算出了一口气。看见大明朝廷不可能再开放海禁,或给他一个做合法海商的名份。只得收拾行囊,怏怏南归。
却说王婆留在舟山烈港替汪直看管仓库,闲来找德伯朗神父、修女爱丽斯学点葡萄牙文,日子过得倒也逍遥。德伯朗神父起劲游说王婆留加入基督教;另一面妙善也看出王婆留身上拥有特异功能,是一个开山立派的天才教祖人物,也使劲忽悠王婆留削出家修行,跟他一起修练“圆通融合神功”。妙善使劲忽悠王婆留说,修练“圆通融合神功”可以开他体内的潜能,保证他能随心所欲地控制自己身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