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大婚准备(下)(2/2)
旧例不少新娘出嫁当夜,要“守夜”不睡,等候迎娶,零时到上午十一时是合适的出门时辰。过去男方用大花轿到女家迎亲,新娘由伴娘背上轿或开席铺路扶着上轿,新娘脚不踏地,意为不把外家的泥土带到夫家,避免外家受穷。通常还有八音和锣鼓跟随。迎亲队伍浩浩荡荡,非常热闹。轿至男家门口,鞭炮齐鸣,新郎进行踢开轿门仪式,新娘则由伴娘牵出直入新房,午后举行拜堂。
广东好客,更爱面子,逢喜事更是铺张扬厉,大宴亲朋。广东乡下人的喜庆婚宴多在自家祖屋举行,穷人家摆出都二、三十围不在话下,富人家甚至过百围,据说有人摆过千围的万人宴。广东农村的婚宴历时三天,每天摆两轮,上午一轮,下午一轮。上午一轮让远路的亲友吃了可早早赶路,而本村的乡邻和贵宾则吃晚上的一轮,可以醉不思归。农村如哪家有婚宴或喜庆之事,全村就象过节一样,四乡八邻都会自觉前来帮忙,从朝到晚洗菜、摆台,或帮主家招呼客人。席散后又帮忙收拾台凳,还可以把桌上吃剩的珍馐拎回家,真是一家喜事百家乐,皆大欢喜。
象安行健这种了财的生意人衣锦还乡,回家结婚,那肯定是榕树村全体村民的盛大节日。笔者曾参加过本地一个华侨子弟回乡结婚的盛宴,新郎给本村各家各户送礼,帖邀请大家赴宴,酒足饭饱后还大派利市,简直就象一个慈善赈济会。参加华侨子弟结婚盛宴的乡亲,不仅不会吃亏,比喻封5o元的贺礼却收回一封3oo元甚至1ooo元的利是。如些盛宴,确是令人激动和向往。
安行健邀请榕树村全体村民参加他的婚宴,并给每户村民送去几两银子。榕树村的村民眼见参加安行健的婚宴只赚不赔,都来锦上添花,同喜共贺。那场面自然热闹非常,盛况空前。
广东农村乡下人举办的婚宴,都有一位“大叔”主持婚礼的仪式。这个“大叔”,相当于司仪的角色。口齿伶俐,能说会道,反应敏捷,应付自如,多少还要有喝点酒的本事。席间插科打诨,象说“脱口秀”一样把酒席推向**。
安行健举办婚礼时,王婆留既做安行健的伴郎,也担当这位“大叔”的角色,因为他能饮,号称千杯不醉。安行健被乡亲劝饮招架不住的时候,就请王婆留挡挡架。王婆留也当仁不让,四下举酒巡游,与邻桌的客人拼酒消遣,乐在其中,其乐无穷。参加婚礼的宾客都喜欢整蛊“大叔”,恶搞“大叔”。婚庆讲求喜气,闹洞房不能太出格的;但恶搞“大叔”基本上可以随心所欲。宾客都喜欢戏耍“大叔”让婚宴场面更加增色。前来赴宴的宾朋,面对满席佳肴,笑语洋溢,推杯换盏,当有了几分饱意后,在坐等大叔或伴郎率“新人”前来敬酒时,便有人会生出许多“整蛊大叔寻开心”的鬼主意。比方将盘碟上吃剩的鸡头、鸡屁股、烧猪头之类,夹起要求给大叔吃掉;有的还搞恶作剧,预先在这些肉上蘸上盐粉、胡椒粉、辣酱等,硬塞进大叔嘴里;甚至更有人提议,要大叔现场表演唱歌跳舞之类的节目。不然大家就不起立,不举杯,任你当大叔说尽多少好话,恭敬如礼,他们偏就是不予理睬,让当大叔干着急,却又无可奈何。
王婆留没有做伴郎的经验,经历的大场合又少,他太嫩了。尽管他很能喝,还是在婚宴上被宾客们不断戏弄,几乎每天都被灌得迷迷糊糊的,到晚上宴会散席时,要艾源、安通等几个抬着回客房去睡觉。
安行健的婚宴让王婆留等人终身难以忘怀,这场无与伦比的盛大婚宴,婚宴的酒菜丰盛难以形容,每席不下十几、二十道菜,鱼翅、鲍鱼、海参、龙虾、猴头菇、皇帝菜………天上飞的,地下走的,水中游的,山珍海味样样俱全。女儿红、状元酒、梅酒………西域葡萄酒等各种中外名酒任饮任喝。还有大盆大盆的五香扣肉,又香又甜的八宝饭,加上广东人厨艺高,菜式色、香、味、形俱佳,让人吃到不醉无归,乐不思家。
参加过安行健的婚礼,王婆留这些少年也有一个明确的人生目标,一个理想——在不远的将来,我也要举办一场这样的盛大婚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