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智胜群雄(下)(1/2)
安东尼带着他的佛朗机营残部约莫一百三十多个人,狼狈不堪钻入烈表山红树林中。柳生天原、狩野狂风、小白成和门多郎次郎他们都埋伏在红树林中,等待大明官军深入其中,进行拼刺刀的近身肉搏战。
只见俞大猷部将俞良率其部曲三百人杀入红树林中,没走几步。对面一个倭酋疾奔来,离他五丈之外,隔空抛来一颗霹雳火。一团蓝烟升起,他几个部下连声音都没来得及出,就被蓝烟毒倒了。
红树林泥泞遍地,到处都是深渊陷阱,大明官军不知虚实,深入其中,举步维艰。相反,倭寇是地主,对红树林环境甚是熟识,知道那条路能走,那条路不能走,倚凭地利不断对官军起偷袭。
俞良正想追击扔出霹雳火的倭酋,还没追出几丈距离。旁边水潭中突然窜起一个倭寇,尚趟着水滴的倭刀如游鱼飞跃,银光一闪,俞良的头颅便已滚落水中不见了。
后面的大明官军大为恐怖,仓促撤退,胡乱枪。明军的火器如鸟铳、三眼铳、快枪、千里铳等火枪多是霰弹枪,就是一枪打出一团铁砂那种鸟枪,这种火器在平原地带占尽优势。但此刻在林中,队形不整,又被倭寇突袭击,近身肉搏战则成了待宰的羔羊。明军在红树林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胡乱放枪,不仅没杀死几个倭寇,反把自己人打死打伤不少。
大明官军只得舍弃火枪,拔出随身钢刀,跟柳生天原、狩野狂风这伙恶倭拼杀在一起。近身肉搏战倭寇的倭刀占优,而大明官军擅长团队战,单兵作战能力很差,兵器更加是粗劣不堪。以彼之短攻彼之长,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一会儿的工夫,三百名进入红树林的大明官军就已折损近半,剩余的大明官军急急向后逃窜。
狩野狂风带领山本流水、岸猿太郎他们疯狂追赶,直把全部官军逐出红树林,方才带兵折返林中。
唐为明不服输,整编溃散的官军,组织一千五百余人再次扑入红树林中。这回大明官军长了心眼,组成方队前进,所有刀斧手先行一步,后面的弓弩手、火枪手张弓举枪随后警戒。
然而倭寇也不傻,他们已料到此节,使劲扔出霹雳火,砰砰声不绝于耳。大明官军不是倚凭人多吗?好,老子就在人丛中扔几颗有毒的霹雳火,让你走避不及,一倒就是一大片。且倭寇借着地形,跳闪疾冲。不时施放暗器,一把剧毒的苦无扔出来,放暗器的倭寇当然也让官兵砍了,但倒地的官军不下几十人。倭寇躲在暗处,时不时跳出来射暗器,暗器呈散弹状态射出,基本能能一箭双雕,威力惊人。更何况,红树林地方狭促,被击中概率大大增加。
俞大猷眼见他的部属倒下一片,血气上涌,亲自领兵一千,都是三眼铳火枪手,每二十五人组成一个雁形阵,向前缓进索敌。若遇倭寇,前排射击完毕,地方狭促,仓促间无法退后,便就地蹲下,让第二排雁形阵的士兵举枪射击。
岸猿太郎跳跃腾挪,飞刀射杀了几个大明官军,回身便走。不过这回他跑不了,一阵枪声响过,倒下一片倭寇,岸猿太郎也列序其中。“丫的,我居然这样就死了,我还未满十八岁,还未娶媳妇呀!”他想再飞刀伤人,这时二十五个大明官军已然冲至他的面前,一通乱枪,打得他血肉模糊。
安东尼对这种毫无意义的阵地争夺战已经厌倦了,知道战况对自己一方不利。急忙喝令他的部下迅撤出红树林,向烈表山断头谷退去。他们撤到断头谷后,能守就守,不能守就下海游泳闪人。
狩野狂风这伙恶倭杀得兴起,继续凭借地形偷袭大明官军。他没料到俞大猷那些三眼铳火枪手如此厉害。一排雁形阵放完枪,后面便突然现出第二排第三排火枪手,且队列整齐,训练有素,形成连续不断的火力压制。狩野狂风带着一股倭寇刚刚砍翻几个官兵。这时,有海贼惊呼道:“撞上枪口了,快伏下──啊!”等狩野狂风明白过来想趴下来时,已有数十个倭寇中弹,他老人家也不可避免地成为众人打靶的靶子。
三队大明官军轮流射击,枪声不绝。狩野狂风这个恶倭也真厉害,他居然把倭刀舞得象旋风一般,把大部分铁砂挡开。不过他纵是这样也坚持不了多久,他最终还是中弹跪下,吐出几口鲜血。眼见跑不了,便毫不犹豫切腹自杀。
柳生天原看到自己处境危急,赶紧施展轻功突出阵中。柳生天原的轻功何等了得,瞬间连纵数十丈,跑出官兵火枪的攻击范围。不过他的部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受到官兵的沉重打击,乱作一团。
“冲啦!”俞大猷一声大喝:“给我狠狠杀!”趁着倭寇萌生退意,俞大猷身先士率,猛然冲进敌阵。只见一团银色旋风,突入倭寇人堆中,疾风掠过之处,鬼子们残肢断臂乱飞,血花漫天飘洒。倭寇大哗,无心恋战,急忙撤退。前后阵脚一乱,撤退很快变成溃退。
海贼在红树林留下几百多具尸体。剩下不到七百多人,大部分钻入断头谷中。
俞大猷看见倭寇溃兵汇集在一起,不断窜入断头谷中,不由大喜,便和卢镗、汤克宽他们商量,调动大部队对倭寇进行包围。在断头谷两侧投入重兵,一俟倭寇全部窜入断头谷中,便包饺子吃掉他们。
安东尼、柳生天原、小白成和门多郎次郎他们似乎有七百余残兵败将,加上逃入山谷的商人、渔民,人数也有二千余人。别看大明官军人多势众,但这些海贼占着地利,还可以与俞大猷他们拼命,搏一搏。
天色慢慢沉了下来,海贼的心情也沉了下来。形势对海贼方面十分不利,和大明官军进行拉锯战,拼消耗,海贼迟早是死路一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