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逐贼长夜(2/2)
皱纹脸道:“据江湖上一些精通时事的朋友说,贼酋王魔头这一两日将从歙县赶来,只要埋伏在绩溪出入要冲,三岔路口,总有机会抓捕这贼酋王魔头。咱们也去那儿等他吧,有便宜捡便宜,没便宜就权作看一场热闹。”皱纹脸说完这话,掏出银子结了账,会同刀疤脸长痣汉,大摇大摆,投城南而去。
徐凤仪对这皱纹脸的话也十分上心留意,心想这王婆留招惹这么多江湖好汉,前途恐怕凶多吉少。他对这王婆留的所作所为尽管不是完全苟同,但对王婆留还是心生好感,今日遭逢这场狩猎贼酋会,他要干点什么?当时作急结账走出胡杨堡酒家,就在附近的布匹店买了一尺黑纱布,放入怀中,也三步迸作两步,匆匆忙忙径投这绩溪出入要冲石源三岔路口而来。
绩溪出入要冲石源三岔路口附近,石缝水沟下边,以及草丛树簇之间,至少潜伏将近二百多条江湖好汉。这些人千辛万苦,忍饥耐寒,聚集此处,无非是为了响应大明嘉靖的号召,捉拿贼酋王婆留。为了一千两黄金的悬赏,一千两黄金呀,试问世间雄豪,有几人能够拒绝这样的利诱?
据说明朝对擒获贼酋王婆留的悬赏有详细规定:生擒者奖黄金千两;得其级者奖黄金五百两;得其肢体者奖黄金一百两;得其五官手脚指者奖黄金十两。官府以赏金为诱饵,其险恶用心是借这些爱财如命的江湖豪杰之手把王婆留碎尸万段。
南京提刑厅与枭龙帮各自派出五十多名武林高手参加这场狩猎贼酋会,他们凭着自己强硬的实力,同时也借官府的势力,把石源三岔路口划定为他们缉捕贼酋王婆留的控制范围,在石源三岔路口一公里范围内的地方,绝对禁止其他江湖豪杰踏足染指,谁敢破坏这个规矩,就动刀子砍谁的头。照理说,就伏击贼酋王婆留的优势地点而言,已被南京提刑厅枭龙帮占尽天时地利,其他被拒在包围圈外想分一杯羹的江湖好汉还有什么油水可捞?他们好象一点机会也没有,只是赶来这里凑热闹,替别人助威添兴而已。如果你这样就错了,证明你是初涉江湖的小毛头,经验阅历太浅了。确切地说,这帮充满投机行为的江湖好汉更象一群在草原游荡的野狗,歪着头盯着虎豹追捕猎物,逮到机会说不定能一口把虎豹千辛万苦捕捉到手的猎物抢走呢!这种可能性在江湖上不停地复制,以致激励着无数后尤者。
徐凤仪走到的一个山旮旯儿,这里离石源三岔路口距离甚远,但也潜藏几十条江湖汉子在此守株待兔,这些人都很乐观,正等着天上掉馅饼哩。
徐凤仪打从一个长着山羊胡子的大汉面前经过,山羊胡子饶有兴趣地打量着徐凤仪,并揶揄道:“小子,你捡到过银子没有?”本来到这儿求财的人都很冷漠,没有人愿意跟陌生人搭讪,没有人愿意多管闲事。在这乱世,混帐事情太多了,别说你没本事招惹事端,你就算有闲心有能力招惹事端,只怕也管不过来哩。
徐凤仪在这山羊胡子面前停下脚步,瞄了他一眼,看那人也没有什么恶意,陪笑回应道:“我运气不好,只有一次捡着一文钱。一文钱能干什么呀,我气得一脚把这文铜钱踢到阴沟里,我宁愿踩上狗屎,也不愿意踩着一文钱。”他的意思是说:他这人不会把金钱当回事。
旁边一个头裹黄巾的中年汉子搭腔道:“我活四十岁,还没捡着一文钱呢,这钱好象***跟老子有仇一样,远远避开我,我也搞不清甚么时候得罪它,怎么对我这样吝啬呀?我整天向它叩头哩,对它们足够尊敬,但它们总是心不在焉,不拿我当回事,净往人家口袋里钻。如果捡到一文钱,我绝不会放过它,非把它砸扁不可”
山羊胡子颇有同感,道:“不错,有时候一文钱难倒英雄汉。为了钱,大家什么事也干得出来。”言外之意,象眼下许多江湖好汉纠集一起对付贼酋王婆留这种事也在情理之中,都是钱作怪。
徐凤仪对山羊胡子明知所为之非,却又故意为非作歹,真是世故油子,无药可医,冷笑道:“你认为这样很好玩吗?”
山羊胡子道:“也不见得有趣,但大家都这样玩,我能不陪他们玩吗?我可不想出家当和尚呀。”
黄巾汉子对山羊胡子的话极为认同,喝彩道:“说得有理,就是这门混帐。”
徐凤仪无言以对,人的看法俱从阅历中出,人家的人生该怎样过他无力介入或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