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袁氏家宴(2/2)
“诺~!”
看着袁寿不断消失的背影,这时候不仅是袁氏兄弟,就连稍微有点脑子的人都感觉有些异样了,因为自从三年前朝中的几大家族分裂之后,他们还从来没有到别家赴过宴,更别说是这种家宴了,现在所有人心里都有一个疑问,那就是这个杜诗是干什么来了,如果仅仅是想要表达善意那么杜家大可以在今日的朝会上力挺袁隗,可是他们明显没有这么做,那他现在来又是为了什么呢?
在众人疑惑不解的目光中,杜诗也终于来到了大家的面前,这是位年近六旬的老头,只有五尺多高,整个人看上去精瘦精瘦的,只见他走入厅堂之后看了看数十名前来赴宴的大笑官员,而后笑了笑对着袁隗躬身行礼说道:“下官杜诗参见太尉大人,也见过各位同僚!”
“哼~!”
很明显杜诗在这些人里的人缘并不好,在坐的人至少有一半直接侧身躲过了他的行礼。
“不请自来有违礼法,现在杜侍中可是大将军门下的红人,可千万不要和吾等为伍才好,不然大人的前程堪忧啊!”
中书监令赵敬更是对杜诗直接嘲笑着代主下了逐客令。
“哈哈哈~!”
没想到杜诗听了如此挤兑的言语不怒反笑,笑过之后他看着袁隗大声的说道:“我这只有一句话,如何决定就看太尉大人的了!”
“有话就说,有屁就放,少自命不凡,信不信老子将你直接扔出去啊!”
这会说话的变成了东门都淳于琼,听他说话就能看出来这是个彻头彻尾的莽夫。
杜诗只是转过头来轻蔑的扫了一眼淳于琼,随后就一脸认真的看向了袁隗,而袁隗看着宠辱不惊的杜诗也笑了起来,一副亲切的口吻说道:“没想到都这么多年了,你杜曹元的性子还是一点没变,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杜诗并没有立刻回答袁隗,而是十分写意的往两侧看了看,袁隗见杜诗的这个动作就知道他要做什么了,不过今天来的都是袁氏的嫡系,在袁隗看来杜诗来能有什么事,大不了也是一场交易罢了,对于这样的事情袁隗觉得完全就没有隐瞒属下的必要,他看了看左右对着杜诗笑着说道:“杜侍中难道不知道?今日可是老夫设的家宴!”
见袁隗主意已定杜诗也不再说什么了,他抬起头来看着袁隗恭敬的说道:“大人可知张让和何大将军为何会这么快就将蔡伯喈调回朝中吗?还有您又知不知道为什么吾子杜林会被任命为青州刺史呢?”
而袁隗虽然对于今日早朝会出现这样的变故有些不解,不过他到现在还没有想明白是什么原因,所以他这才急招袁氏家族的嫡系来商讨对策,此时虽然对杜诗这样近乎于炫耀的卖关子有些不解,不过以他对杜诗的了解他不可能是为炫耀而来的。
“此话怎讲?”
坐在袁隗下手的袁逢明显也充满了疑惑,不自觉的就询问起了杜诗。
看了看周围的宾客和袁逢一家人,杜诗苦笑了一声说道:“原本我也十分不解,直到我回府之后犬子派人带回来一句话之后我才知道了原委!”
“什么意思?难道边地出事了?”
看着一副欲言又止的杜诗,袁隗的脸上明显有些紧张,虽然朝中各个势力内斗不断,但在对待外族的意见上却是惊人的统一,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有人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除了汉人,所有外族都是茹毛饮血的未开化之人,要是边地上出了事那丢的不仅是皇帝的面子,更是他们这些朝中大臣们最不希望看到的。”
这是一种近乎于偏执的“汉族优越感”,因为自汉武以来,大汉对待外族的办法从没有安抚过,一旦有叛乱就只有一个解决办法那就是“剿灭,如果有可能更会斩尽杀绝!”去年被乌恒中郎将夏育剿灭的一部乌恒人就是铁证!
杜诗只是苦涩的笑了笑,看了看袁隗一字一顿的说道:“小儿来信,三年前遗失的珍宝献身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