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语(1/2)
都尉上周忽然接到通知要下乡义诊,虽然很想打个招呼再走,可是领导根本没给我这机会,以至于啥都没带就钻山沟去了,这一去就是半个月,等回来一看。
“得~!”
咱也甭写了,这收藏都掉到姥姥家了,其实这本书严格上说算是都尉的第一本书,我从未像别人一样求这求那,收藏点击打赏有之则喜,无也不惧,最近才从别人那知道这样是不行的,都尉于是厚着脸皮求了一次,不求还好,一求收藏反掉了百十个,都尉彻底无奈也正是那时候有了结束的想法。
再加上近两个月没推荐都尉也就死心了,这本书都尉的规划是二百万字,可是现在才完成了不到两成,也只能说都尉是个菜鸟了。
我把大纲给大家看看吧,也算了了心事。
第一卷边军小兵
现代军队中的一名士官刘武,在一次抗洪抢险的过程中意外来到了东汉末年的并州云中,不仅如此他还成了一个只有十二岁的戎卒炮灰。
刚刚重生两天的刘武就参加了一次对决匈奴人的战斗,作为炮灰的刘武在这场战斗中不仅活了下来,而且也第一次杀了人。
匈奴人战败之后汉军开始了追击之战,在追击的过程中刘武发觉这一切都是匈奴人的诱敌之计。
在夺桥的战斗中刘武第一次使用了计谋,在阴差阳错之下竟然成功了,在不损一人一马的情况下斩杀了五十个守桥的匈奴人。
获得胜利的刘武也得到了众人的认可,在一个美丽的误会之下,刘武这个边军杂兵营了得炮灰,莫名其妙的成为了一个炮灰中的主公。
知道汉军中计的刘武开始谋划救援被匈奴人围困的张淮。
这中间有张淮展现出身为汉人的自豪和骄傲,也有汉军誓死不降的豪言壮语。
之后刘武在救援张淮的一路上抓获了两个匈奴人中的射雕者,从他们的嘴里刘武知道了现在的武泉境内根本就没有什么匈奴人的精锐,拥有的也仅仅是一些牧民组成的杂兵和刘武带领的这些人没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在进一步前进的路上,刘武还抓获了一个去桥边查看情况的匈奴女人,这个女人作为俘虏被刘武送到了守桥的邓虎处。
经过刘武步步惊心的计谋和厮杀之后,刘武成功救出了张淮两人开始合并一处追杀匈奴人的首领巴扎。
直到巴扎舍弃马匹带着几个亲随躲进深山之后,刘武才护卫着张淮开始了回家的路。
可是回去的路也并不太平,跑入山中躲藏的巴扎遇上了他的汉人军师王兰,在王兰的提醒下巴扎才知道自己上当了,连忙再次点起军马前来追杀刘武和张淮。
在过河的时候,为了殿后的刘武能够过河,刘武的兄弟邓虎斩杀了本来已经投靠匈奴人的汉人将领何故,并且跑到桥边将掉入河中的刘武拉上了岸来。
回到武泉的刘武受到了张淮的礼遇,以为自己将要摆脱炮灰命运的刘武却郁闷的发现,都尉张淮在第二天就和太守杜林前往晋阳述职了。
当然刘武的功绩也是无人能够抹杀的,功成名就的刘武被张淮许诺封为汉军都伯,并被赐予了八百亩的田产。
第一卷的字数大概是十万字左右,算是一个小卷,他的作用是刘武摆脱杂兵营和适应这个时代出现的
出场的人员。
刘武,现代士官,有九年边防部队士官的经历,马术娴熟,其他武功全是这个时代的菜鸟,唯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力气还算过的去。
邓虎,刘武的死党,他们不是亲兄弟却胜似亲兄弟,是刘武以后成立“血刀卫”的统领,为人脾气火爆但却粗中有细。
穆顺,在三国中著名的龙套,上党太守张杨的部将,出场不到三句话就被杀了,书中的穆顺是个满脸凶相身材魁梧的少年郎,他这年只有十六岁,也就是距离他在虎牢关被杀还有七年的时间。
穆顺是书中一个重要的人物,他在后期中期是要为刘武引出张杨和张合的。
胖子,现在用的是他的化名,历史原型是关羽的妻兄,也正是妻子一家的死才引出了关羽杀豪强四处落跑的情节,在后面要为刘武引出身为逃犯的关羽。
李氏兄弟,喜庆.热闹.这两个人长相和行为都很让人无语,是一对活宝,但这两个人的绝活就是箭术出色,更重要的是他们要为刘武训练斥候。
以上是刘武在第一卷在人员上的基本收获,可以说每个人都有他们的用处。当然其他的一些龙套只能微微的提一下。
剩下的就是,
张淮,云中东部都尉,这是一个十分矛盾的人物,他惜命但面对匈奴又有决死的勇气,他出身豪门却被赶出家门,用钱买了这个官位在边地戍边十几年了。
这个人是刘武以后能够升迁和发展的关键,所以在第一卷里对他的描述相对多一点。这个人也是刘武在后期预订的班底。
何故,对这个人有点描述是为了衬托他的身份,这个人是大将军何进的一个远方亲戚,被作为耳目安插在武泉的,邓虎杀了他正是为了给刘武在第二卷带来麻烦的。
巴扎,休屠部的左都护,在第一卷差点被刘武生擒。
突骨,担任诱敌任务的匈奴首领,他是刘武第二卷的主要对手。
王兰,汉人中的败类巴扎的军师,当然这些都是表面显现,这个人在刘武被封赵王之后是刘武和匈奴人的桥梁,他的作用就是协调刘武和匈奴的关系一起抗击北方的鲜卑。
匈奴女人,这个女人也很重要,他的出现是为了刘武在边地站稳脚跟的一个关键因素。
第二卷,塞北风云(时间跨度182年冬—184年夏)
被连升无数级封我都伯的刘武兴高采烈的准备走马上任了,可是这时候他才知道,他将要到达的地方是一个死地。
刘武通过一封张淮的书信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刘武第一次对大汉的所谓精英集团失望了。
在等待封赏的过程中,刘武也见到了他留在杂兵营里的东西,一块龙纹玉佩,几卷竹简,最重要的是刘武知道了这个世界是真有武功的。
因为刘武的手中就有一册《长平心法》的内功。不过在招式上刘武还是所知有限。
在得知刘武被派往武泉东北角的罗城驻守之后,曾经跟随刘武的几十个杂兵和他们的数百家眷都离开了刘武,刘武只能带着邓虎.穆顺.李氏兄弟和胖子前去上任了。
到达罗成之后刘武才知道整个罗成就是一座空城,而且他的四周还到处都是土匪和马贼。
城池的周围只剩下一些走不动的老弱妇孺还留在了这里。
到达罗城的刘武在第一个晚上就遭到了山贼的袭击,在刘武的坚持下,几个人抱着必死的决心守住了一个晚上,他们的勇武也得到了散落在罗城附近汉人的信服,刘武第一次有了属于自己的地盘和臣民。
大家再武泉的家眷也悉数带到了武泉,因为在几个兄弟看来,整个边地所有的城池都没有跟着刘武安全,刘武也第一次靠自身的人格魅力得到了手下的信服。
有了自己的城池以后,刘武首先要做的就是受降和赶走罗城周围的土匪和马贼势力,在匈奴和汉军征战的空挡里,刘武用了两个月的时间终于稳定了自己的防区。
腾出手来的刘武开始为人口和粮草发愁了,在求不如抢的心理下,刘武开始向黑河对岸的匈奴人展开了反击。
更甚至刘武还扮成马贼跑到和罗城相连的雁门郡去抢劫那些为富不仁的豪绅。
在这样的征战中刘武的名声在北地逐渐响彻起来,已经回到武泉担任武泉校尉的张淮,感念刘武的救命之恩迁刘武做了柴城军侯。
地盘大了事也多了,在一次征伐匈奴人的战斗中刘武成功解救了一个汉军的军官,他就是高顺。
高顺是个练兵的好手,不过他却不想待在刘武的身边,他的梦想是回到匈奴校尉部继续跟随丁原。
刘武见暂时无法受降高顺,于是就放了他,回五原的高顺在路上见到了几百汉人奴隶,这些人大部分都是他曾经的袍泽,为了救出曾经的兄弟,高顺不得不再次找到了刘武。
在救援的过程中,刘武受伤失踪了,高顺履行了自己的承诺,留在了柴城为刘武训练士卒。
失踪的刘武被一伙马贼给救了,在山上发生了一连串啼笑皆非的事情,刘武无奈的成为了女马贼“赛西施”的男人,而结过婚的刘武终于知道了他大舅哥的身份,六年后的河内名将方悦。
刘武终于在阔别了柴城一个半月之后再次回来了,这时候的他身边已经聚集了一群能人异士,刘武展开了捍卫地盘的战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