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儒家的血性(2/2)
他看了一眼宋雪仪。又开口道:“像你地职业神笔师应该属于儒家。但你明白儒家地血性吗?儒家主张仁爱。可同样重视除恶。主张‘遏恶扬善’‘除恶务本’。主张‘刑一恶而万民悦’。‘诚意者。有为善去恶之意’等等。他们认为敢于见血地才是真宝刀。勇于除恶地才是大善人。充满了个体侠义色彩。如孔子便在《春秋》中说‘十世之仇可复’。哪怕隔了十代。血海深仇照样要报!说‘父之仇不共戴天。兄弟之仇不反兵’。曰‘以德抱怨。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而在《春秋公羊传》中更是‘凡有复仇事。必大书特书’这样地大复仇论。这。才是儒家地真性情。”
“诶~和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啊!”
“很多东西时过变迁,不能都用想当然的思维去揣测。你自己多去看看关于儒家的学术作品,对于以后领悟儒门真义会有帮助。”
天定说着从武器台上拿下一根黑钢枪,在手中慢慢颠抖。这是数月前在月末集会上,交由铁匠公冶方锻造的武器,估计当日的谈话起了作用,公冶方在制作这柄武器中还额外提供了私人的材料。如今这柄枪除了散阴森森的煞气外,仔细观察还可现枪身中有一条蛟龙在游走。这一份灵动之气的附着顿时将这柄枪从普通的杀人利器升级到了魔兵的程度,配合阴系符术能挥极大的效果,起名为“魈蛟枪”。
小队升级到d级别后,得到了大量关于鬼神世界的信息,其中也包括伏魔道君东方易曾提到过的关于不泄露门派秘密的协定。
人类原本生存的世界就是鬼神世界,与各种精灵鬼怪生活在同一片天空下,虽然没有什么修真长生之术,但流传着各大门派,不少天赋聪慧之人都习得了神通法术。直到后来遭遇了一场浩劫,人类变得自由无法生存在鬼神世界中,于是一群大神通者聚集在一起,以鬼神世界为基础辟易开另一个空间,也就是如今的现实世界。所有的普通人不论东西方都搬了过去,而那些神通者为了消灭祸源而选择待在鬼神世界,与敌人一决死战。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只怕失败的可能占了三成,同归于尽的可能占了六成九。
而维持空间需要极大的能量,这股能量就由鬼神世界的灵气提供。而积聚鬼神世界的灵气,将其转化为能量的装置则是由神通者们留下来的五根神柱。至于五根神柱现在布于何处,以如今十六小队的权限还无法得知。
另一方面,关于最新的建立基地他们还没有选好地点,反正这事情也不着急,与其仓促行动倒不如等了解更多的地点,收集到更多的情报后再做决定。
徐天定自上次茅山之行实力突飞猛进后,又得到东方易赠与的《太清神通集》,修习了里面的《太清洞神诀》,再加上那次受伤时得到东方易道家真元的帮忙,领悟其中奥妙后半只脚踏入了先天高手的境界,有点破而后立的味道。
如今的他丹田处已经结成了雏形的金丹,不过说是金丹却不是修真中的金丹,而是道家学术中“金丹大道”的意思,又比如一些古籍中出现的“上元内丹”,结成后可没有什么破裂成元婴的门道。
最直接的效果就是将体内的混混荡荡的真气化为如铅汞一般潺潺流淌的真元,完成由量到质的转变。现在的他还只完成了一半,结出了金丹,可真气还没化为真元,不过在必要的情况下,他可以敛聚体内真气至丹田处,由金丹滚动震荡后迅化为真元。只是这样弄出的真元持续效果不长,时间一到又会重新变成真气。
不过他的境界已经到了,达到混元如铅汞的先天高手程度需要的只是时间,不用什么契机和奇遇,慢慢转变即可。说起来一般的茅山弟子在按规程得以修炼《太清洞神诀》时,往往都已经达到先天高手的地步,从这个角度看徐天定在境界上其实是慢了一筹,毕竟他是成的。不过单从度讲,他绝对是前无古人。
当然了,这里的先天高手也不是说多么厉害的意思,也没有什么后天绝对赢不了先天的说法,先天指的是“先于天时而行事”的意思,仅仅是六识和感悟天道上的差别,与本身实力其实毫无干系,古时候就有很多书法家和音乐家达到过这样的境界。只是一般习武之人进入先天境界后,战斗力都会因此受益而水涨船高,才会给人先天高手都是非常厉害的错觉。
由于小队级别上升到了d,一些涉及门派的任务都已经开放,为了能快提升众人的实力,优先事项自然是以这些任务为第一方向。
徐天定将魈蛟枪放回个人空间,开口道:“这次任务的目的地是儒门的碧游宫,虽然是公开任务,但还没有人完成过,做好心理准备吧。另外说一句,碧游宫是小说《封神演义》中截教的根据地,虽然不清楚两者间到底有没有联系,但肯定会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