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鲜血浸染的德意志(12)(2/2)
这样都不算好?还要更加严苛?我的天,这个人的要求也太高了吧。
似乎是猜到戈培尔在想些什么,任海济深深吸了口烟后说:“的确,以他们现在的训练程度来看或许是和国防军相差无几,但他们和国防军相比欠缺了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经验。没有经验的新兵和经验丰富的老兵在真实的战场上所表现出的差异是惊人的。更何况他们还只是孩子,是德意志的未来。他们必须作好充足的准备以应付即将到来的那一天。”说到这里任海济的话停了停转头望向那些依然在重复训练的少年们,“现在多流些汗,总比到那一天流血要强得多。”
一旁的戈培尔听了任海济那略带伤感的话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同任海济一起望向操练场上的少年们。
说到训练那些青少年,任海济最先想到的就是《全金属狂潮2》中橄榄球部变强的那一集,那种仿佛恶意洗脑的训练方法。但这个方法很快就被任海济否定掉了。不说别的,就说那种一开始用来打碎原有人格应该被教育局屏蔽的话他就无法大声说出口。然后如:你们不需要女人,枪就是你们的女人。这种强制灌输的话也让任海济感到羞耻。虽然这种训练下出来的士兵是所有独裁者最希望拥有的。但在任海济看来这样的士兵根本就不能算是人,他们只是杀戮用的机器。远东那个岛国的士兵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后任海济还是选择了《兄弟连》中那种严苛训练。E连的战斗力还是有目共睹的。只是这样的训练使得士兵们需要另一种方式放松自己。也不知是受了自己还是克莱茵的影响。那群少年在训练时表现的一丝不苟,而一到休息时便尽情地放纵自己。这种情况如果出现在豪放不羁的美国人身上那一点也不奇怪,但出现在以严谨闻名的德国人身上时却让任海济为之一楞。这也曾让任海济一度以为那些同龄人因过于严苛的训练而产生了人格分裂。
严格的训练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那些少年在战场上的存活几率,但在任海济看来先进的装备同样重要。戈培尔不知道的是任海济还盘算着将这只队伍武装到牙齿以便使他们在4年后那残酷的战场上能努力活下来。于是任海济非常无耻的用自己身为“施维茵重工”主人的身份硬是从原本应当供应给国防军的2型战车中克扣下几辆非常奢侈的作为训练用战车。在国防军的训练中用的可还是那些老旧的1型战车。然后任海济又以副元首的身份借着希特勒的名号从国防军那里硬是要来一堆步兵装备。从工兵铲到Kar98k,从铝制水壶到M24长柄手雷。反正一个德国国防军士兵所用的标准装备任海济这里都装备了。不过任海济似乎还不满足,他又运用他那广阔的人脉,杰出的社交才能以及作为“德国武器研发部”主管的身份以设计和改良为借口从国防军内部硬是挖来一批重武器。以至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陆军统帅部和生产部长施佩尔看见他都要绕着路走。施佩尔还私下里以“芬里尔”这个北欧神话中能够吞下天地的魔狼来称呼他,意思就是“永远都填不满的胃口”。当任海济知道这个外号后只是笑了笑,说到:做人就是要无耻。无耻的人才能活得长久。
“对了,戈培尔阁下。奥运会准备的怎么样了?”任海济突然问到。
“我保证,你会看到一场举世震惊的表演。”戈培尔笑着回答,“它一定会让你,不让整个世界都难以忘记的。莱尼·里芬斯塔尔将全权负责拍摄。”
“是吗?”任海济的脸上露出了他那一惯的微笑,“莱尼·里芬斯塔尔负责?那我可是非常期待啊!我可是到现在都还没忘记她一年前拍的那个《意志的胜利》呢。特别是那段:元首,希姆莱还有我,踏着进行曲的节奏,顺着一条宽阔大道缓步走来的时候。镜头开始拉伸,从三个人扩大到街道两旁十几万士兵。我们从其中走向烈士墓,行礼致敬后,转过身,正步走向远方。这个场景真是太让我震撼了。”
“你说的没错。莱尼·里芬斯塔尔是我见过的女性中最了不起的一位。”
“我可是越来越期待了。”
16977.16977小游戏每天更新好玩的小游戏,等你来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