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 列宁格勒(7)(1/2)
任海济不是傻瓜。当然大岛浩和rì本也不是傻瓜。
在大岛浩眼中任海济指出rì本海陆两军以及部队补给的三个问题或许只是那个德国元首用来要价的筹码。而最后关于陆军开进印度半岛的要求只是他为自己先前的话找个台阶而已。大岛浩乐观的认为德国元首对于与rì本结盟这件事其实非常乐意。只是他不习惯放下他那一贯的高傲作风而已。.
大岛浩在当天就将他与任海济的谈话内容送回了rì本。结果立刻引起rì本朝野一片震动。外相松冈洋右天天在陆军军部与海军军部间来回奔波。rì本海陆两军之间长久以来的矛盾再次爆发。
海相及川古志郎指责陆军在军事行动的无能。数十万人被拖在中国战场除了欺负欺负东南亚那些殖民地国家几乎无所作为。
陆相东条英机则指责海军抢占了陆军大部分资源。陆军在缺兵少粮的情况下依然能获得如此巨大的战果这是海军不能比的。他要求重新划分两军军事费用。
东条英机的话立刻引来及川古志郎以及山本五十六的联合反对。如果减少海军军费他们靠什么来守护南太平洋漫长的航线。如果不能守护住南太平洋岛链东南亚的陆军与运往rì本的物资都处在美国人的攻击之下。
对于两人的反对言论东条英机皮笑肉不笑地回答道:那海军就减少控制的岛屿。反正德国元首也说你们控制的范围太大了驻兵太分散容易被美国人分割包围。
海军立刻反唇相讥:陆军在中国战场的兵力比我们还多可到现在中国战场不也是一团乱吗?等你处理好中国战场再来和我们谈驻军问题。
海陆两军的争执愈演愈烈。首相近卫磨一个头两个大他真有种将包括松冈洋右在内所有人全部免职然后找一群懂得合作的人来继续这场战争的冲动。好吧如果他真敢这么做他就不是近卫磨了。这个有着一脸书生气的家伙除了在小事有些主意外指望他态度强硬起来还不如指望太平洋另一边的美国人直接投降来的好。面对海陆两军无止境的争执这个瘦小男子最后决定将最后决断的事交给他们的天皇陛下。谁知道他们的裕仁天皇说了句:“朕相信诸卿的判断一定能带领本国取得胜利。”后又一脚将球踢了回来。
天皇没有直接下令rì本海陆两军谁都无法说服对方双方也都不愿放低姿态妥协。于是对于“是否让陆军进攻印度半岛”的事被搁置起来。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最后无奈地说道:暂时静观其变吧。等德国人抵达印度半岛边的时候我们再来讨论这个问题。
rì本海陆两军最后决定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哦不对。是搁置争议寻找共同目标才对。将与德国结盟的问题先放置一边。不过松冈洋右可不想这么做他依然在军部蹿下跳极力想要促成rì德轴心同盟。最后忍无可忍的近卫磨在海陆两军的支持下重组内阁。将松冈洋右一脚踢了出去由海军大将丰田贞次郎取代他的职务。
跳梁小丑虽然被从内阁中清理出去rì本海陆两军却不得不正视面前的现实。至少德国元首说的一点也没错海陆两军都面临着巨大问题。
北起朝鲜半岛南至新加坡东至所罗门群岛的漫长战线几乎已达到目前rì军能承受的极限。而他们的对手除了在中国内陆继续抵抗的国民zhèng fǔ外越南游击队也在不停活动而太平洋另一端的主要对手正在快速进入战争体制。看似风光无限的rì军其实已经到被迫转入战略防御的时候了。但是对于一个实行法西斯强权统治的国家来说战略防御等于慢xìng自杀。一旦开始防御便意味着他们没有可用以宣传的胜利来缓解国内rì渐增长的内部矛盾。
战争一场接一场的战争。胜利一场接一场的胜利。在内部矛盾无法调和的时候一个外部矛盾将会成为很好的宣泄口。(我就不提某人的案子在某件事的冲击下审理的异常迅速而且网几乎看不到任何评论这种事了。)
德国人不是傻子他们想让rì本成为远东英军的首要目标。牵制住印度半岛的英国人。为他们结束北非的战斗争取时间。
rì本人也不是傻子。谁都能看出德国人在打什么算盘。也只有松冈洋右这种傻子被人当枪使了还不自知。
印度半岛?这个地方的面积比中国小不了多少。在中国的战斗到现在还没有结束哪里还有jīng力来处理印度半岛。
陆军开进印度德rì军队在印度会师暂时是指望不了。至于开进苏联rì本根本就没有想过。尽然陆军指望不了海军很高兴能取代他们继续给国民传回胜利的捷报。
山本五十六决定不理会陆军由海军一人单干。继续以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为目标。与其防守那条长得几乎不可能全部守住的防线不如主动出击将对方的攻击力量全部消灭。山本五十六计划攻击中途岛完成去年珍珠港袭击中未能完成的目标。
一直认为是海军扯了陆军后腿的东条英机当然反对这个计划就连海相及川古志郎也认为山本的计划太冒险了。结果山本五十六再次以辞职要挟纯粹为反对而反对的东条英机与作用更像个为海军争取足够利益的及川古志郎都妥协了。这个用于取代进军印度的rì本海军作战计划代号为“米”。主要目标便是消灭太平洋的美军舰队。
在rì本海军为了“米”计划而开始调兵遣将的时候苏联战场以集结完毕的德军也开始行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