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凤城捕皇考 > 第四节·画境兰亭

第四节·画境兰亭(1/2)

目录
好书推荐: 幻月妖狼传 兼职黑道老大 现代娱乐修真 飒翼狂魔 追梦 问鼎世界 北野妖话 时空的守望者 雄霸禁区 至尊武修

《兰亭序》,东晋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于山阴兰亭,神州古代最为著名的书法家王羲之所作。

兰亭序时至今日,世间已无真迹。真迹曾随唐太宗藏入皇坟,又历经变迁,颇具传奇。《兰亭序》后世的摹本众多,存世的当数唐时的拓本、摩记‘神龙本’最为著名;石刻,则推‘定武本’。经近代史学家郭沫若考证,此等古帖石刻均非真迹!

以为相传的《兰亭序》后半文字,兴感无端,与王羲之思想无相同之处,书体亦和近年出土的东晋王氏墓志不类,疑为隋唐人所伪托。

但也有不同意其说者……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也因此被称作华夏书法第一人;兰亭序被誉为历代书家第一法帖!

作者王羲之在《兰亭序》中,随情写意,描绘抒了对江河山川之美,人生艰辛、变化莫测之悲哀,好景总是不长之感叹!

“死生亦大矣”!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和一契,未尝不临文唏悼,难以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却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本故事里之所以提及兰亭,是意图用此来浓墨渲染一下,接下来这这一节故事里的一个场景。

兰亭序中所描绘的画卷和意境,如果比喻成是一古往今来传唱不朽的歌。那么,下面的这幅场景,就是一幅画!

一副仿似故事里,醉八仙的传说一样;一副记录了一个不明具体时期的年代,没有历史记载的曾经;一群极具典范的传奇人物的肖像,和古昔某个时代山水的画卷……

大敦煌!

屹立在神州华夏的丝绸古道上。随着风沙的肆虐,类似古国楼兰的覆灭,丝绸之路被渐渐的遗忘了……

矗立在风沙中的敦煌莫高窟,也逐渐的几乎被无情的风沙所埋没。

更久远一些的暂且不说,但说说解放前。

国外的很多探险者来到这里,他们从洞窟的石壁上,用事先准备好的胶片整张整张的粘连下石壁上珍贵的古代画像,疯狂贪婪的偷盗着莫高窟地下石窟中,储存着的大量极为珍贵的古画、古代器皿。

其中多数物件,现在已是下落不明……

在被盗走的古画中,有这样的一幅珍贵的画卷。

这画卷上所刻画的人物,在现存的史料上已经没有任何记载。而且画卷损毁极为严重,年月、款识、作者的名字、印章等等一概完全被磨灭了。

由于年代过于久远,而且被自然灾害和战火所致,许多史料已是无从科考、研判。

没有人知道这幅画中所刻画的,究竟是一些什么样的人。也没有人知道他们的事迹,他们究竟生活在哪个时代的一个什么国度里。

只在画轴的提款上,还能模糊地看到这样几个字“驱魔者”!

但是幸好也是甚好,有这么一个好消息:也许本作者‘知道’他们是谁!

现在,就请允许本人,在这个故事里可以叫出他们的名字。

这幅古画中的人物,他们名字是:司马举、梧桐雨、萧咏良、秦文、唐宁、许铃、马莹、聂隐还有邓兰兰!

在接下来的内容里,本作者就把这幅画卷,粗浅、笨拙的描绘一下……

【九月初六?巳时?隅中时分】地点,凤城外凤凰山脉,桃花岭。

萧咏良已经跟随着唐宁一起,从城中唐府地下的秘密隧道,很快的赶到了似隔世离尘般隐秘、悠然,如同梦境的想象里,世外桃源一般的桃花岭。

而随后不多时,司马举也带着秦文和马莹从密道,来到此处山中。

这是他们提前计划预定好碰面的地点……

一只硕大的飞鹰,正展开翅膀盘旋在山岭的上空,不时的放出一声声响彻山谷的鸣叫声。

(那是已经跟随了梧桐雨的那名,皇朝金鼎飞鹰堡里的飞影忍者,剑神石四的徒弟梧桐雨,叫他‘小黑子’。)梧桐雨正面朝着云海,身形笔直的站立在崖畔边缘,凝神的望向远山。脚下的流.ap.云淡淡、丝丝迷雾阵阵消散。在秋天的暖阳下,盈盈扩散、缓缓升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剑宗外门 长生修仙,从画符开始 红尘尸仙 无限神职 穿越者不死于因果 洞玄灵境 凡人:垂钓天道成为五行道祖 我这平淡的修仙之路不该就此断绝 九龙夺嫡,从稳健皇子开始吃瓜 封神:我是比干,阳谋大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