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面试成果(2/2)
王友德才站了起来,紧张的搓了搓手,向张泰和康心如行了一个礼后,才怀着忐忑的心思走了出去。
走到门口,转头看了看张泰,张泰正好也在看着他,就微笑着对着他点了点头,王友德这才放下心来,屁颠屁颠回家报喜去了。
张泰心想,你这样的好苗子我都不要,我要谁去啊?
就这样,张泰和康心如,面试了一天,搞得最后,张泰和康心如两人轮流着面试,实在是人太多,两人也有些吃不消了。下午五点,面试结束,也才见了七八十人,符合的人也才三十多位,其他的不是年纪不符合,就是完全不认识字,结果没有办法,张泰又放宽了些条件,只要身体适合,人机灵点的也都要了。
还有很多第一天没有来得及面试的人,张泰也就吩咐下去,让他们按照报名表上的号码,每天一百二十名,一共面试五天。面试上的,会在五天后统一公布。
五天下来,张泰和康心如,累得跟死狗一样,其他人也差不多了,也都累得够呛。这次一共招了两百三十名员工,男工一百八十七名,女工四十三名,达到初小水平的五人,勉强识字的五十七名,其他的基本大字不识一个,但是都是身强力壮,人也都是比较机灵的。张泰不断的安慰自己:“唉,咱看的就是展潜力。”
五天后放榜,大红喜字报,跟前朝当年考秀才差不多的架势了,上榜的人欢天喜地,落榜的垂头丧气,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啊。
一九一八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新招的两百三十人加上前面康心如在市区招来的四十三人,再算上两位老师,一共两百七十五人,全集合到李家祠堂的小院子里,还好院子比较大,这么多人在一起一点也不显拥挤。
康心如带着张绍昌、王德富两人把员工的资料登记好,每人再到心兰心慧姐妹哪里领着厂服、鞋子、帽子和一些文化用具。有五十多个员工因为家离得镇上比较远,所以也安排住到祠堂来,加上先前在祠堂里住的四十多人,这里一下子住上了快一百人了,十多间房子立马就显得比较拥挤。
张泰还忙着和人家解释,这是暂时的,以后宿舍修好了就宽敞多了。员工一来也看过效果图,二来也见过木匠们做的模型,再加上每天大白米腊肉吃着,新衣服穿着,那么好的被子盖着,这和家里比不知道好了多少倍,哪里还要张泰解释啊,都觉得很好了。
张泰接下来把这些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识字的,一部分不识字的。识字的直接讲授技工专业知识,这部分人将作为技术骨干;不识字的由孟庆然,吴光海两位老师一人带一个班级,每天学习文化知识,先扫了盲再说。两个月后进行考核,合格的留用,再学习技工知识,不合格的就只有走人了。
当然期间张泰和康心如两人不断的现了一些好苗子,张泰就把王友德和另外五个有基础文化的,又比较机灵的,专门讲解些后世的营销知识和方法,特别是《狼性营销》《暴力销售》,这是两门必学的基础课程。
康心如也选了几个好苗子,在管理上进行“传帮带”,争取把管理人才这一短板给补起来。张绍昌、王德富两人毕竟是外来户,和借东西一样,以后使用完了,是要还回去的,况且张泰还是喜欢用自己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