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安西来使(1/2)
天刚黑,赵隐便乘坐马车急急的赶来尚书左仆射崔彦昭的府邸,因为赵隐的妹妹便是崔彦昭的妻子,大舅哥有难,做姐夫的自然不能袖手旁观。
崔彦昭的内书房,赵隐慢悠悠的喝着茶,一点都看不出紧张的样子。
“于琮今日之所以将你咬出来,无非就是想借助此事打击我们的势力,但他还是太小看我们了。如今乱世已现,我们崔家掌控者江南道七大观察使,再加上淮南道节度使,我们已经占有大唐三分天下。李漼醉心于色相久矣,已经活不长了。”崔彦昭阴笑道。
“大理寺那边已经在查这些年的银钱去处,我们要不要活动活动?”赵隐问道。
“大理寺哪些个饭桶,你以为他们真的敢查出什么吗?不要忘了,一旦他们查出什么,他们大理寺也难逃圣上的斥责与治罪,所以结果是账册没有问题。置于今夏税银一直未到,那与你无关,所以这户部尚书依旧是你的。”崔彦昭淡淡道。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呀。”赵隐似乎有点担忧道。
“退一万步说,即使真的查出点什么,那又如何?圣上看似糊涂,其实心里比谁都清楚。如今各镇节度使拥兵自重,税收年年递减,难道他会不知道?”崔彦昭喝了口茶轻声道。
“既然他什么都知道,为何还要如此大张旗鼓的下旨追查呢?”赵隐不解道。
“这就是敲山震虎,如此一来,哪些心里有鬼的节度使还不是乖乖的将税收急忙运来京师?”崔彦昭解释道。
“敲山震虎?只怕这也是最后一次了。”赵隐也露出不削的神色。大唐王朝如今已经到了暮年,只怕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8月初开始,各地的税银陆续进京,安西郡王府的长史催明远也押送着三百万两税银进京了。每年各地都需要向京师两次进税,一次是在五月初,一次在十月初。
安西每次应该上税银五百万两,由于盐税与茶税的递增,安西的食盐与茶叶的价格已经高的吓人,为了体恤民生,李峰自执掌安西军政后,便取消了这两项的税收,这才是食盐与茶叶的价格不至于贵如白银一般。如今上缴三百万两了,也已经占安西税收的五成了。
这次崔明远亲自来京,一是押送税银,更重要的是将李俊接回安西。所以除了这三百万两税银,安西格外准备了一百万两银子,用来打通各个环节。
当李俊正在后院演武场练习骑射时,赵玉虎匆匆赶来,说是舅老爷来了,让李俊赶紧去大堂。
李俊知道赵玉虎口中的舅老爷便是自己的舅舅崔明远,这位舅舅与当朝尚书左仆射崔彦昭同是关内崔氏一门,只是崔明远这支早在三代以前便于本宗疏远了。
当李俊赶来大堂时,赵飞虎正陪着舅老爷说话,崔明远见李俊进来,先是一愣,接着哈哈大笑道:“四年前舅父来京师时,俊儿还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如今却已经是一位壮小子了。”
“外甥李俊,参见舅父。”李俊上前双膝跪地,大礼参拜。
“起来吧,你这一拜,舅父可是受之无愧。今次见你身体健壮,我便放心了。走去你的书房再说。”崔明远起身拉着李俊的手往后院书房而去。
夜里,在后院内堂,李俊与崔明远秉烛夜谈。白天的时候,崔明远已经将自己此次来京师的任务告诉了李俊。其实李俊也想早日返回安西,在京师自己做事处处收到截止,一点也不自由。
“这次,无论如何也要将你带回安西,你父王身子也是一年不如一年。你也应该早点回去接替安西郡王之位,以免再生出什么乱子。”崔明远担忧道。
“舅父在担心什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