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走出山洞(2/2)
忙到太阳都西下了,大体工作才完成。
钻到搭建好的半穴式屋内,看了看,感觉还不错,又叫人在中央用石头围成了一个直径半米左右的火塘,生起火,随着屋内温度的升高,坑壁和坑底受热蒸发出来的水气凝成白蒙蒙一团,我才拉着石齐走出来。
这样的房屋两个人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搭建好,看来不用几天,就能解决居住的大难题。
有了这个模型做参考,第二天,全部落的人都忙碌起来,虽然他们不觉得拥挤的住在山洞里有什么不好,可还是按照石齐的安排,分工协作,木棍,泥浆,藤条源源不断的汇集到山坡上,当天就搭建好了四十多间小屋子。在每间屋子里都升起火后,水气渐渐笼罩了整个山坡,些微火光在白雾中若隐若现。
过了两天,等夹杂了枯草的泥浆干透后,就可以入住了,可是我没有预料到的是,当石齐宣布小屋已经完工可以搬进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愿意住进去。我原本以为这种为一家人设计的小屋会大受欢迎,可没考虑到,原始人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几千年都群居在洞穴里养成的习惯,短时间是不可能改变的。石齐是无条件支持我的任何想法,可也不能强迫族人从山洞搬出去。
最后没办法,我拉着木托和芋莎走进一间小屋,点燃柴火,铺好兽皮,将改进过的“门帘“系上之后,屋内很快就暖和起来。
木托和芋莎好奇的打量这屋里的一切,经过两天的烘烤,虽然是半底下的建筑,可是一点也察觉不到潮湿,反而更加温暖。
从臭烘烘的山洞搬到干净温暖的“家”,舒适的环境让人犯困,木托会山洞弄来一大捧灰压到火堆上,控制火焰让火堆能够燃烧更久。们一家三口终于在独立的家里渐渐睡着。
半夜的时候,我突然醒过来,发现自己呼吸困难,连滚带爬地摸索到门帘,扯开上面的活扣,外面的冷风顿时灌进来,温度陡降。木托和芋莎咳嗽了两声,又迷迷糊糊的翻了个身继续睡觉。
我狠狠给了自己一耳光,要不是一直没有停止锻炼的“精神力”预感到危险让我突然惊醒,我们一家三口就再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
只注意了防风,设计得没有一丝缝隙。
我怎么忘了一氧化碳这个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