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江湖庙堂 终于肯放手(1/2)
终于肯放手
“妈”门口黄色身影一闪,小猪走了进来,“父皇,你怎么样?”坐在塌边。
“嗯,你怎么来了?”
“余嘉偷偷的煎药,儿臣知道一定是父皇不舒服,所以过来看看。父皇要多休息,有什么事叫儿臣去做就好了。”仰起头,看看跪坐的张语,“妈妈不要哭,父皇会没事的。”
“嗯,父皇生病的事,先把消息封锁着,过了年再说。”
“是,儿臣晓得轻重。”小猪点点头。
“照儿,派人去请小叔叔、小婶婶进宫吃年饭。我有交代过他们暂时不要离京。”
“是。”
余嘉把煎好的药端了进来,小猪接过来试了试温度,“父皇,儿臣喂您喝药。”
张语在身后给他加了几个枕头,把人垫起来。
“还是妈妈来吧,你毛手毛脚的。”
“妈妈,我会小心的。来,父皇,张嘴。”
小猪超级耐心一口口的喂完了半碗药,“父皇要不要睡一下,照儿和妈妈守着你。”
朱祐樘费力的转头去看张语,总算是止住泪了。
看他服了药后渐渐睡去,张语和小猪轻声说话。
“妈妈,还要等多久?”
张语咬住下唇,“先把年过了再说。”把敞开的衣领给他拢好,“你可别给我病了。”
小猪点点头。嗯了一声。
“好了,回去吧。路上让他们走慢些,下雪了路滑。”
张语脱了衣服,钻进被子,朱祐樘下意识的靠过来,抱住她。都已经生了两个火盆了,他怎么身子还这么冰。
“余嘉。灌两个汤婆子放进来。”
虽然将消息封锁在一个小范围内,但熬药问诊总要露出些蛛丝马迹。这个年宫人们也都过得很压抑。
到了三月份。朱祐樘才渐渐有了好转,但仍然不能上朝。
小猪时时抱了些奏折过来问讯,逐一读给他听,他就在寝殿里给他讲解,想要教导他成为一个合格地帝王。张语知道他虽然应允了,但还没有下最后的决心。或者心头还有一丝侥幸,觉得自己未必闯不过这关。
张语绝不接受人死了再来失悔的结局。那个时候哪是念念:“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这些个诗句就可以排遣得了忧伤,就可以无爱无恨的过完剩下的、寂寞的三十六年的。
最终是四月间一场险些不再醒来地晕厥最终令他选择彻底放手。如果真的力不从心,他留在这里也于事无补。
昏睡了三日地朱祐樘缓缓睁开眼睛。用手轻轻抚了抚床头张语的发顶。看她动了动,抬起头,“你总算醒过来了。”
“阿语,我方才看到母后了。”
“哦,母后跟你说什么了?”张语站起来,微微活动下筋骨。一边示意余嘉去把温着的粥端上来。
“她叫我好好活下去,和你一起,好好的活下去。”
接过余嘉递上的粥,张语勺了一勺递到他嘴边,“我知道你嘴里没味,多少吃一些。”
看他合作的把一碗粥喝了下去,张语把碗搁到一旁,坐到床上脱鞋,玲珑赶紧把内室与外室间的帐子拉上。
一挨枕头,她就失去了意识。
用手指划过她几分憔悴地面容。“舍不得呵!睡吧。再不让你这么担心。”
“父皇,您醒了。吓死儿臣了。”
“小声点。”
五月初六日,刘健、李东阳、谢迁奉召即刻赶到乾清宫。三人心头都有点惴惴,这难道是要托孤顾命了?皇帝的身体已经到这一步了?
在乾清宫总管余嘉的带领下,三人步入后面的寝殿,进内室拜见皇后张氏。
张语一脸肃穆,“三位大人请起吧,请随本宫进来。”
三人对视一眼,不敢说话,随后进入。
看到卧床不起的皇帝和侍立一旁的太医,三个人扑通一声就跪下了,知道是时候到了。
穆修晨微一躬身,“娘娘,臣方才已用了药,皇上一会便醒。”
“嗯,你先下去吧。”
“是。”
“三位大人请起吧,无须跪等。”
刘健领头一叩头,“娘娘,臣等不能从命。”
过得一会,皇帝幽幽醒转。屋内并无其他内侍宫女,张语坐到榻上,把他的头托在自己腿上。
三人看皇帝的嘴张合了几次,纷纷跪到近前。
“朕继承祖宗地大统,在位十八年,如今已三十五岁。不料一病不起,恐怕要与诸位爱卿长辞了。”
刘健等人都在龙榻下叩头:“陛下万寿无疆,怎么说这种话?”
皇帝叹息:“生死由命,不能强求。诸位爱卿辅佐在朕的左右,日夜操劳。朕深感谢意,如今与诸位爱卿诀别,却有一事相托。”
说到这里,皇帝休息了一下。握着刘健的手说:“朕蒙父皇厚恩,选张氏为皇后,生子厚照,立为皇储,宗室社稷事关重大。东宫天资聪颖,只是喜好玩乐,还要劳烦诸位爱卿辅以正道,朕死也瞑目了。”
刘健等人又叩头:“臣等定当尽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