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江湖庙堂 真的去种田(1/2)
真的去种田
锦瑟拎了壶热水,跟着张语走到花园里一处隐蔽而阴凉的地方——一大片树干的阴影下。
“就在这里洗么?”
“嗯,就这吧。回头把躺椅搬来,洗完了睡过午觉起来,头发也就干了。”
锦瑟把水温兑好,盆子放到青石板上,“夫人,看看水合不合适?”
“嗯,好了,我自己来就好。你下去吧。”
张语站着弓起身子,把头发在盆里打湿,抹上洗发膏搓洗,然后把手伸到盆里拿瓢准备冲洗,碰到了一只骨节分明的大手,祐樘?
“我给你冲。”往她头上淋水。
好啊,百年润发啊!张语觉着暑天的燥热渐渐消去。眯起眼,笑意渐渐在嘴角出现。
一只手伸到她耳朵背后轻轻搓了下,然后淋水。
“扑,我妈以前经常嘱咐我洗脸洗头要记得洗耳朵后面。”
“就快好了,别动。”
洗好后,张语拧着长长的头发,随意弄了几把就披到身后。被那人用毛巾包住吸水,吸干后又拿玉梳轻轻梳开。
锦瑟找让人搬了两张躺椅出来,并排放在树下,把东西收拾好就赶紧闪人。
“亏你能找得到这么个地方。”
没人应声,转头看,这就睡着了。**分干的头发洒在枕头上,嘴巴微微撅着。朱祐樘也闭上眼。在夏日午后一同睡去。
一睡一个多时辰,张语伸个懒腰坐起来,“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祐樘,我们去看南阳诸葛庐吧。烟花三月,正是出门的好时节啊。”
“好啊。”
翌日清晨,送二人登车而去。锦瑟跟小方抱怨:“五爷跟五夫人也出门走江湖了。这可倒好,就剩咱一家三口看家。”张语走地时候还拍着她的肩说:“给你个机会。带薪补休婚假。”
余嘉乐滋滋的在前面和赶车的林虎小声聊着,这自从小时进了宫,出门游山玩水真是头一遭啊。上回从京城来杭州不算,夫人为了赶上爷寿辰,一路催着疾走。
车里的张语清点着东西,“嗯,应有竟有。当家的。咱就出门做一回富贵闲人吧。”
一路走走停停,看过了繁星满天,也看到了旭日初升。张语看他一路好兴致的看着各地景致,也是,这人可是头回出远门哪。这些地方他也就在地图上见过。
路过一处热闹地市镇,正赶上庙会。
“下去看看吧。”朱祐樘说完,当先下了车,伸手牵着张语下来。
“看惯了京城条理性的布局。还真有点不习惯这个没怎么布局地小地方。”
“大有大的开阔,小有小的精致。”拖着他往人多的地方走。
“大婶,这是什么庙啊?”张语问一旁上香的人。
“娘娘庙,看你们小夫妻挺恩爱,有娃娃了没有啊,没有就赶紧拜拜吧。”
“好。谢谢大婶。”伸手拖住真要过去的朱祐樘,“拜什么啊,照儿都那么大了。”都要成高龄产妇了的说。
“小公主!”那人小声在她耳边说,拉着她过去。
拜就拜吧,那些?***四敲炊嗥揭裁还苡谩?br />
“祐樘,我要是在这里丢了,怎么办?”
“不是说好了,站在原地等我回来找你。”
逛得没了兴致又接着上路,这天马车停了下来,余嘉笑眯眯地伸个脑袋进来:“爷。夫人。前面就到卧龙岗了。”到地方了。
走在一条羊肠小道上,四周一片郁郁葱葱。
“果然是地灵人杰啊。南阳好地方。”
“爷,夫人,武侯祠。”拐过几个弯,走前面的余嘉这给他们看。这家伙难得这么放松啊。
祠堂占地很大,比张语看过的成都武侯祠古朴多了。
“当家的,咱就在这住下吧,试试躬耕南阳的感觉。”
朱祐樘点点头。
晚间住在一处小院子里,张语直接给钱包了三个月,农家热情的不得了。
“还真打算长住啊?”
“想住到什么时候就住到什么时候好了,不够就再续。”安顿下,就急切的拉着他出去逛。
是了,这人是三国迷,一向喜欢看《三国志》。
“阿语,《三国》里你最欣赏谁?”
“我欣赏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张语很喜欢看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
“为什么?”
“在他治下,才有了一片比较安宁地生活。而且曹操活的真诚,我最喜欢那句‘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你呢?”老百姓管的只是自家的米缸里有米无米,谁能让他们不用饿肚子最实惠。
“孙仲谋。我欣赏他任才尚计,使得东吴人才济济。当真是‘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还有一句,生子当如孙仲谋。”
“想儿子了?”
“嗯。我还欣赏诸葛孔明,‘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这两句真是绝了,把所有咏怀诸葛丞相的诗句都比下去了。”
两人对视一眼,不晓得照儿跟那些老臣相处的怎么样?
回到住处,张语看到有一架古琴,“想起一曲子,《卧龙吟》,咱现在过地这种日子和诸葛孔明渴求地余年还做垅亩民是异曲同工之妙。诸葛亮没能实现归去来兮的夙愿,但我很高兴你能。睡吧。明儿早起去看看卧龙岗下半亩田吧。”赶到这里张语才知道,真正的诸葛庐早在三国战火中就被魏兵一把火烧了。
朱祐樘看着在水车上跟人踩得乐呵的张语,这还真种上田了。
“当家的,上来嘛。”水车是他们租住的那户人家的,张语去说了,那家地媳妇就带她上了水车。
那媳妇下来,把位子让给他。
他想了想。索性也脱了鞋袜陪她疯一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