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眼缘(1/2)
听到有吃的,小姑娘们立即兴奋起来,你一言我一语,唧唧喳喳地吆喝着分享起美味来。
望着这群活泼可爱的孩子,钟****奶仿佛也年轻起来。
此情此景,让她想起了二十年前:自己也这般大时,跟族中姐妹们为乞巧争得面红耳赤的青葱岁月,不禁有些恍惚。
一时兴起,对她们提议到:“我们小的时候,乞巧节除了投针,还玩过投壶猜字的游戏。最方便玩的,就是用成语对对子。也不用太高深的学问,门槛较低,年纪小的也可参与进来。应在“巧”字上。你们也可试着玩玩,最后优胜者,伯母这里还有奖品!”
一听玩对对子还有奖,大伙都来兴致,纷纷摩拳擦掌起来。
看着一副副跃跃欲试的样子,钟****奶嘴角不禁露出慈爱的笑容。
在角落里的妙如,从进门起,就暗中观察她。看到那抹笑容时,她脸庞上焕发出一种圣洁、柔和的光晕,整个人随即显得生动起来,让人眼前一亮。定力不足的,怕是要被摄去心神。
妙如不由心生感叹:有些美,不在于年龄和装扮,站在那里仅凭一颦一笑,就能美态万方,自成风景!
许是寂寞太久了,看到生机勃勃的晚辈们,想起童年时光?还是爱孩子的天生母性,让她有所触动?
她身上散发的光华,让妙如由最初的好奇,变成不由自主地被吸引了。
等屋里静了下来,她就开始解释规则:“用成语对对子,个人发挥的余地不大,故而不讲究形意都对上,只要结构对上就行了。若碰到两个都能对上的,以词意更能匹配者为胜。举个例子,‘光宗耀祖’既可对‘传宗接代’,又可对‘封妻荫子’。在意思上,‘封妻荫子’更贴切些,就算是后者胜了。”
说着,叫出身后的婢女,开始报成语,另位丫鬟在一侧记录着。
“刻舟求剑!”说着就开始了。
“缘木求鱼!”
“掩耳盗铃”
“买椟还珠”、“削足适履”!有两人抢答。
“削足适履——胜!”****奶作评判。
见这游戏好玩,妙如不禁想起前世最爱玩的“成语接龙”。
不过这好像比成语接龙难多了,既要熟记成语,又能考对仗功底。听她的意思,这还只是门槛较低的简单游戏。
是了!古人喜欢写骈体文,从启蒙时起,就开始学对仗,学声律。半年前,在路上不是还碰到过,一位六龄儿童挑战众位秀才,当众对对子的事吗?作为一个现代人,妙如在古文功底的文字游戏上,自愧不如。
……
“装腔作势”
“捕风捉影”
“偷梁换柱”
“移花接木”
……
比赛进入白热化!
“自欺欺人”
“自欺欺人!”又重复了一遍,没人应答。
“不了了之!”好不容易逮到个她们喘息的机会,妙如捡了个漏洞。
大伙循着稚嫩的声音望了过来。
原是这个小不点!对得还蛮工整,众人在心中暗中称道。
****奶也看了过来,只见那个角落里,坐着两个一大一小的垂髫小童。大的约摸六七岁,小的也才四五岁的样子。刚才的声音想必是那个大的发出来的。
只见她长得白净粉嫩,微翘的秀鼻上面,水灵灵的大眼睛眨巴眨巴着,一笑颊边两小梨涡若隐若现。
钟****奶觉得这孩子长得灵秀可爱,举止不卑不亢,很是讨人喜欢。一眼就看对了眼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