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面目(2/2)
钟澄状若疯癫,仰天长啸:“干净了,都干净了!两清了!当初你托人救起祖孙俩,把她们送回我身边。如今这两条命,全都葬送在你女儿手里。我钟澄当初一介布衣,本不该受你们达官贵人的恩惠。不仅累及先祖清名,到最后还落得个母逝女丧,家破人亡的下场。”说着,两行清泪从面颊上滑落了下来。
“两清了?此话是什么意思?”死死地盯着他,杨景基的声音随之拔高,“你想清,就清得了吗?”
“你急于纳妾,别以为老夫不清楚你的想法!不就是想摆脱我嘛!还撇清得了吗?当年答应老夫,对雅儿隐瞒婚史时,就已经上船了。在彭泽、杭州,你那些同僚们,若知道妙儿是你亲女,会怎么想?若老夫倒了,自有人拿出来传播,攻讦你为巴结本相,卖女求荣的名声,到时……”
听闻此言,钟澄一时怒火攻心,几欲跌倒。指着对方,颤声斥道:“你……你……原来是故意的!假装着怕音娘闹……骗取我们母子的同情……”
“不然,你以为呢?”轻蔑地望了他一眼,杨景基眼中射出阴厉的精光,“若不是你有个当诤臣的爹,曾为保当今圣上而亡,这身份还有点用处。老夫怎么会看得上你,大费周折的……”
当下只觉得五雷轰顶,还没从女儿出事的伤痛中抽离出来,又遭遇了另一重打击。钟澄顿时感到万念俱灰,心灰意冷……
“你我早已绑在一条船上,若贤婿回到正轨上来。善待雅儿,等孩子出世后,老夫再为你谋个好的职缺。咱翁婿俩互相帮衬,十年后,以你的背景,必会成为一方大员,说不定到时也能入阁拜相。如今你大女儿已不在了,也没人隔在你跟雅儿中间了,一家人正好和和美美过日子……”他换了种语气劝解道。
“澄还没冷血到,踩着亲人的尸骨,往上爬的地步……澄明天就递交辞呈,回淮安教书去。若音娘还愿跟着,抚养孩子,就一起回去。如若不愿,等孩子生下后,是义绝还是和离,悉听尊便!澄此生再也不踏进京城一步。”说完也不等他回应,匆匆离开了房间。
杨景基一脸愕然。
原以为,这些年来在官场,他已经磨得知进退,懂得取舍了,没想到跟他爹一样,还是个玉石俱焚的性子。
当年那人怎么没把……也一并……
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取消了?”妙如一喜,心想总算还来得及,不然世上又多了个怨妇。她偷睨着父亲,小心翼翼地试探道:“是延后,还是放弃了?”
钟澄也没正面回答她,正色问道:“爹爹想辞官回老家,你可愿意?”
“回老家?”妙如忙拉着他的手问道:“是回淮安老家吗?”
瞥见她脸上掩不住的惊喜,他长叹了一声。望着她伤腿问道:“很疼吧?!”
“当时有些痛,不过很快就感觉不到了!”见他不解,又笑着解释道,“因为晕过去了,痛也感觉不到了……”
故作轻松的表情,让钟澄心里更加难受。他扯了扯嘴角,也跟着挤出了个的笑容。
“为何突然想着辞官?”她问出了心中的疑惑,“爹爹以前在地方上,不是干得好好的吗?离开彭泽时,当地百姓还送过万民伞呢!”
“爹爹考科举,本来是为了替你祖母重新挣回诰命,让她过上好日子。而今这些理由都不存在了,还留在京里干什么?况且……”他迟疑了一下,不知该不该告诉女儿。
妙如眼巴巴地望着他,见停住了,替他接话道:“况且因为祖父的关系,您现在夹在中间,有些为难!”
“你知道了?”他眼里满是震惊,最近被人拉着,才听过一些父亲生前的往事。女儿从何得知的?
妙如把昨天朦胧中听到的几句,和她的推理全数告诉了他。
“那白师傅一家人呢?岂不是要坏了她的名声?”
“发出的请柬没写姓氏,旁人不知内情。就庄翰林一家知道是她,跟他们打过招呼了。爹爹打算跟她结为异姓兄妹,再托人帮她找户好人家,送副嫁妆给她。”
“这能行吗?”妙如不确定,白家一心想要找个官身的女婿,把祖传店铺重新开起来,这会儿上哪儿找好人家去?
正在苦恼着,门外有小丫鬟进来禀报,说大少爷听闻钟大人来了,在正厅候着,有重要事情跟他商谈。
嘱咐女儿好好养伤,钟澄随后就出去了。
“你是说,那马受惊一事,并非意外?!”他脸色大变。
“在下查过马的尸身,也问过令嫒。有人中途在马匹身上,用针刺进大量让畜生兴奋的药物。家父长年在边关驻守,在下也跟着学过一些战马的知识。”
钟澄心下了然,他一直谨小慎微,女儿也是乖巧懂事的,从不与人结怨。
最想她出意外的,无非就是杨家人了。汪家人倒不大可能,他们家还有个躺在床上的,等着妙如牵线搭轿,帮着救醒呢!
问过女儿的伤情,谢了他的搭救之恩,钟澄就要把女儿接回去。
“钟大人,钟姑娘刚退完烧,腿伤还没好,现在冒然挪动,怕是不妥!况且石太医临走时,特意交待过,腿骨没长拢,绝不能轻易搬动。您不希望钟姑娘,今后腿脚上有什么毛病吧?!”薛斌极力挽留。
他把医嘱都搬出来了,钟澄只得让步,对他千恩万谢后,就离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