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赏赐(2/2)
婵如向来人盈盈下拜,嘴中念道:“师傅好……哦不……三姑好……”
“还是跟你大姐一样,叫我白师傅吧小婵最近,过得可好?”温柔的笑容布满白绮的脸上。
对于婵如这孩子,她确实从心底里喜欢。
笨笨憨憨的,特别能勾起她心中最柔软的部分。
这小丫头,不像她大姐那般鬼精鬼精的,不似个孩子;也不像钟二姑娘,一身骄纵和霸道之气。可能是庶女的原因,从小又没了亲娘,一直躲在两位姐姐后头,不时依赖她大姐妙如的照顾和提点。
今日主动请她来,怕是身边那丫鬟的鼓动吧
果然,接下来的事,证实了白绮的想法。
“师傅能再来家里,教小婵女红吗?”婵如鼓起勇气,细声细气地问了出来。说完还朝旁边望了一眼。见那丫鬟给了个赞许的眼神,她才看回白绮。
“师傅来不了啦你们爹娘会另请其他人的”
“可小婵喜欢您教,不要其他师傅”小姑娘听闻此言,有些沮丧,低声嘟呶道,“就像现在那位韩夫子,可严了,背不出书来,还要罚抄……”
白绮失笑,柔声哄道:“你用点功,就不挨罚了。白师傅也会很严的,只是你没机会见着罢了严师出高徒,到时候,小婵做出的绣品,漂亮超过师傅,大家就只会夸你了。”
婵如点了点头,表示赞同。一旁那丫鬟急了,扯了扯她的袖子,不停地示意她家姑娘。
“哦……白……师傅,小婵以后能去找你吗?要是绣工上有什么不懂的……”
“当然可以,只要有仆妇跟着,提前请示过父母,就可以了。不许偷偷溜出来哦……”她的声音柔美动听,说完还摸了摸,婵如头顶上的两个小髻。
白绮走时,婵如特意送到二门外,眼巴巴地望着她离开。依依不舍的样子,惹来不少下人驻足围观,在一旁指指点点的……
这日,钟澄回到家中,已是掌灯时分。照例去华雍堂和浮闲居,看望过妻子和女儿后,就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妤如和婵如前来问安时,被守在门口的大丫鬟琴韵,依次都挡了驾。
说老爷吩咐了,今日请安就免了,两位姑娘还是早些回去休息。
第二日是端午,家中不是孕妇,就是病人。故此,这个端午没人出来张罗过节。
此日也是朝廷的官员休沐日。
昨日晚上,钟澄在翰林院里留得很晚。特意将分派的任务,加紧赶工完成。
听说皇上转眼就要回京了。他得乘最后的时机,赶紧把手头上的工作收尾。希望圣上回朝后,能尽快获准他离开,早日抽身呆在家里照顾妻儿。
现在的形势对他而言,危若累卵。朝堂上,杨阁老跟程太傅两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
他的身份又太敏感了。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别人借力打力的耙子,或者成被拉拢的对象。二者都不是他想要的。
可是昨日快离开时,却出现了意外……
一回到家中,钟澄就把自己关进了春晖斋,谁也不想见。
等妙如听到风声,已是第二日午后,等她觉察不对劲时,父亲已出门离开了。
等妙如再见到爹爹时,他已恢复成往日一脸平静的表情。
不过,眼中已没了平时的神采,像个玩**一样,失去了人生斗志般。
妙如看在眼中,急在心里。
吃完团圆饭,她特意让人推她到父亲的书房外头,敲开了春晖春的房门。
“爹爹今天怎么了?好似不太开心?”当女儿的脸上,写满了担忧。
钟澄的神色有些僵硬,摆摆手对她道:“没什么,为父只是情绪不好……”
“爹爹情绪为何不好?”妙如并未放弃,此等敷衍的说法,打发不了她。
脸上满是为难之色,他的嘴唇嗫嚅着,刚要出声。外头守着的小厮星魁,急匆匆地跑了进来:“老爷,外院来了身着公服的太监,说是来府里下旨赏赐的”
“报告给太太没有?赶紧让她准备香案接旨。琴韵,你去把妤如、婵如都叫出来,都到外院敦怡堂候着去。妙儿你随后也跟来,为父先过去陪陪来使……”钟澄手忙脚乱地安排起来。
秦妈妈替妙如整了整衣襟,把她有些凌乱的发髻,又重新拆了简单扎过一遍。
待她被推往敦怡堂时,那里站满了钟府的下人。妙如被秦妈妈抱下轮椅,也跟着伏在地上。过了一会儿,杨氏才由崔妈妈搀扶也赶了过来……
“人都到齐了吧,咱家可以开始了……”一个尖利的声音,从头顶上方传来。
妙如有些忍不住,想抬头看看传说中的公公,但转念一想,现在乃多秋之事,还是少惹麻烦的好。
“……慎重名器,在观贤能。查致仕正三品右副督御史钟正声,公忠体国,躬履臣节廿年余,恭勤廉能。 前仗义执言,力主正义,不惧奸佞,挺身而出。
昔获悉公年不过四十余而卒,朕心深为轸悼。特追谥“忠肃公”。尝闻公所遗独子钟澄无嗣,特赐秀女一名,望其秉承忠义,延绵子嗣。 钦此”
“另外再赏赐墨碧玉如意一对,紫檀架子屏风一座,御窑花瓷一套,贡锦十匹,蜀锦十匹,纻丝六匹,潞绸六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