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暗招(2/2)
不说有主母在,妾室当家不合规矩,会让外人笑话钟家。就是没这层忌讳,也不愿意搅进她俩之间的战争中去。
不过,明偲毕竟是她弟弟,要她面对此种状况还能无动于衷,她是做不到。
做人原则,与道德底线面临两难选择……
晚上回到浮闲居,妙如思虑再三,悄悄叫来锦缎,问起梨情苑平日的状况来。
锦缎现在是婵如贴身丫鬟,跟在她身边,整日里没少往宋氏那里跑。
妙如向她打听起,吕妈妈平日的生活习惯来。
“她平日里蛮本份的,也不跟其他人多作来往。对二少爷也是尽心尽力的。”锦缎给出她的印象和评价。
“她的饮食上有何不妥吗?听说她跟明仪的乳母,吃食都是一样的,可有此事?”
“是这回事,管厨房的卫婆子说,这是太太嘱咐的。省得有人说她厚此薄彼。不过,吕妈妈曾暗地里抱怨过,说吃的不对,奶水不够……”
“此事你是从何得知的?”妙如心头一凛,暗道,问题出来了
“是她偷偷跟丫鬟巧儿说的,奴婢无意间听到。她没敢告诉姨娘,也不想让太太知道,怕说出来,把她撵走,换个新的……”
母亲接过管家一职时,大弟明仪都快断奶了,而二弟才刚满月。现代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二者所需的母乳,营养成分是不同的,难怪二弟明偲越来越瘦。
可这还不能指责管事的,因为抓不到她任何把柄……
妙如怒气上升,争宠归争宠,何必要伤害一个刚出生的孩子呢?
对了,杨家庶子没个都能长大的,或许跟她母女俩一贯作派,有莫大的关系。
告诉爹爹吧,他病刚好,大夫嘱咐过不要让他太操神。
且这事,也不是她该管的,一不小心,就会卷入妻妾争宠中去。可要她放手不管,良心上难安,这毕竟是条小生命……
她愁眉苦脸在屋里转圈。
对了吕妈妈为何会上火呢?难道杨氏舍得让明仪,喝相似的奶水?在饮食做了手脚?
她决定私下再去打探一番。
几天后,回到她这里的信息是,大弟明仪的乳母,每日并没有吃那些食物。在华雍堂后,正院的小厨房暗地里,为她另备了份膳食,杨氏自个儿掏银子补贴。
杨氏如今都学会用上这招了?
妙如有些无语:难道她们这些后院女人,终身的事业就是翻着花样,想方设法去整治别人?
家中都没几个人,都整日来回折腾,她到底想干些什么
一天,在晚膳饭桌上,借着钟澄大病初愈,妙如故意把话题引到养生上。
“爹爹,原来在山上时,师叔根据妙儿的体质,列了份食单。这些年补养下来,女儿身体好了不少。仪弟出生前,我特意去信问了些,婴幼儿食补方面注意要项。”说着她取出一封信,说是师叔让人送来的。念出了一大溜,有关乳母该吃和忌吃的食物……
当着全家人的面,妙如特意把管厨房的卫婆子叫了来,递给她一份食单。
杨氏听了,目光游离不定,宋氏面露欣喜,钟澄若有所思地望向女儿。
“姑娘,你真收到慧明大师的信了,真是巧了……”秦妈妈满腹怀疑。
“哪有那么巧的事,是冒充的。我向傅姐姐打听来的,仿着师叔的笔迹,给自己写了封回信。再找人送上门来的……”
还能怎么办?管家权在杨氏手中,她宁愿破费,都要把宋氏和二弟明偲拖下水……
作为一小辈,她又不好出面掺和到上一辈的妻妾之争中去。
过了两天,借口请人帮着明偲做针线,宋氏特地向妙如借走了秦妈妈。
秦妈妈回来后,跟妙如提起了此事。
“宋姨娘是个感恩图报的,知道是姑娘暗中出手帮了她。想答谢您,向老奴打听,您喜欢什么……”望了她一眼,秦妈妈接着道,“老奴就说起老太太临终前的愿望,提到姑娘没长辈教导,将来要在亲事上吃亏……后来她想把身边的姜嬷嬷,派到浮闲居,侍候您一段时间,让老奴换过去教她一些针线……”
“说那姜嬷嬷是从大内出来的,对宫中规矩和闺阁礼仪,懂得颇多……”
妙如明白过来,她这是想投桃报李。让宫中出来的嬷嬷,教她些礼仪规矩,以补上她所缺的闺中教育。
不过。此事也不能由自己决定,还是过了明路比较好,让两个妹妹也跟着学学。免得母亲知道了,又生出些猜忌来,引得家宅不宁。
妙如跑到春晖斋,向父亲提及此事,想让规矩礼仪,也成为闺学中的一门课。
第二日,在三个女儿进华雍堂请安时,钟澄向杨氏特意说起此事,决定按妙如的建议施实。
临走前,朝杨氏别有深意地望了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