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六章 聚会(2/2)
众姐妹互相行礼后,大家就七嘴八舌地聊开了。
原来,钟家姐妹在梨春苑,陪长辈听戏的时候,她们几个就溜了出来,在这里比诗拼画,自娱自乐了一番。
妙如有些不太明白,她们把自己叫来的原因。不由得把视线望向汪峦映。
见到她眼中的疑问,汪峦映指着韩笙和段棠华,解释道:“这几位姐妹,想见识下表妹独门的画技,不知可否现场替她们作一幅?”
“是啊钟姑娘,可否让我们也开开眼界,还从来没见过,逼真得像从图中走出来的画法……”韩笙开口要求道。
她是个长相甜美的小姑娘,十二、三岁的样子,一笑颊边有两个酒窝。
“哪有这样神奇,其实就是多画了些阴影而已,显得五官突出罢了……”妙如忙作低调处理。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你就让我们亲眼见识见识吧”她又求道。
“咱们姐妹来做客时,并没有带画具笔来,下次有机会再让你们指正吧”妙如推脱道,这画一作起来就是大工程,等会儿还要去前面给长公主作辑祝寿,确实不是个好时机。
一旁的沈嫣然解围道:“你就不要为难她了上回能亲眼见到,也是托聂姐姐的福,钟家妹妹还是特意从家中取回画笔作的。是吧敏妹妹和馨悦?”
那两位连连点头。
沈嫣然接着道:“要不,咱们作诗吧这个不需要特制的毛笔……”
众女纷纷点头赞同,妙如头皮发麻,这群人今日是怎么了?
特意来掇芳园比拼的,她可没功夫陪着玩。不说她背不上几首明代以后的诗,就是能够背出,也觉得这样偷窃名作很是无趣。
拉着妤如,妙如正要推辞,汪峦映出声了:“妙表妹,我还没见过你作诗呢听哥哥说,你六岁刚启蒙时,唐诗佳句随手拈来,这些年来,应该精进不少了吧?”
妙如面有难色,手一摊,对众人道:“小时候记忆好,背得比较快。你们也该知道,背诗和作诗,根本是两回事写诗真没那慧根。要不,替你们磨墨吧我的墨磨得不懒。”
众女哄笑起来。随后,几位就开始联句,比起作诗来。
沈嫣然不愧是进士之女,作起诗来确实有两把刷子。
妙如突然想起,梅玉尘上回提起过,她的才学不错,还总喜欢随身带着的折扇。妙如朝她身边望去,果然发现,那东西就放在她桌前的手旁边。
听说沈尚书当年在江南为地方小吏时,被微服的太子,也就是现在的皇上,无意中发掘出来的,后来沈大人也进了翰林院。
作为儒士之女,她从小练得这套本事,确实拿得出手,不愧于才女之名……
妙如正在那儿发呆,背后突然一道力,把她向案边猛推。她不由自主地朝前扑倒过去。
谁知前面就是沈嫣然写完诗句,拿着笔杆正砚台里醮着笔墨。被身后的人一扑,墨汁全撒在她那件月华裙上。
众人一阵惊呼,抢救不及。
妙如忙上前道歉,顾不得回头找罪魁祸首。让烟罗过来,帮着替对方清理污迹。
沈嫣然的表妹段棠华,在一旁惋惜道:“表姐的这套衣服刚上身,这可如何是好?咱们等会儿还要在众人面前,给长公主拜寿呢”
听了此话,妙如更加内疚了,连连向沈嫣然道歉,还向峦映问起,掇芳园里可有临时替她换的衣裳。
“三姐出嫁前,倒是留了几套在家中。要不,我叫丫鬟替沈姐姐取来,不过是穿过的旧衣,沈姐姐不要介意哦”汪峦映应道。
沈嫣然摆了摆手,不以为意:“旧的有什么打紧,事急从权嘛再说,咱们刚进门时,就拜见过你祖母她老人家。就是再见时,看我换了身,问起原因,想必也会体谅的……”
接着,她对一旁道歉的妙如安慰道:“钟家妹妹也不必自责,谁能没有意外的,我知道你不是有意的……”
说得妙如有些无地自容,对她的印象改观了不少。
站着对面的任晔,朝妙如旁边的段棠华望了好几眼,
不一会儿,汪峦映的丫鬟鸽儿,就把汪芳出嫁前的旧裳,取了一套来,给沈嫣然换上了。
还告知众人,寿宴快开始了,夫人请大家,马上到壁辉去。
众女听了,收起案上的东西,带着各自的丫鬟,纷纷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