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传言(2/2)
“哦?钟家丫头不是明年就要嫁到京里来吗?就等不及了?”庾氏记起媳妇曾告诉过她,钟家大小姐最后跟长公主的嫡孙定了亲。
“母亲您有所不知,汪家跟钟家亲事取消了,怕是她再也不愿来北边了”程氏解释道,语意中颇有些遗憾。
“这又是为何?”谢太夫人脸上露出讶色。
程氏又把京中盛传的,钟家因大女儿一病不起,被生母托梦退亲的事,说给了婆婆听。
“还有这事儿?唉,那丫头真是命苦。当初她爹爹若是狠下心来,跟杨家一刀两断,撇清关系了,来当咱们家的媳妇,该多好啊没准又成就一段佳话。”谢太夫人连连摇头叹惜。
“谁说不是啊如今妙儿那孩子,一门心思扑在教人绘画上。江南官宦世家,上门找钟探花提亲的,不要太多哦可她两三个月都不下山一趟,铁了心不想嫁人。有传言说,她指不定想出家,不过是听说,她小时候,慧觉大师就说与佛有缘。”程氏把最近听到的八卦,跟婆婆说起。
婆媳俩又是一阵叹息,话题最后不知怎地,就转到了谢家外孙女,当朝中宫娘娘的身上了。
“皇后娘娘精神可还好?”许久没见过外孙女了,老夫人想听儿媳说说她的近况。又顺道提起了外孙,“她可有云儿的消息?”
“母亲,镇国公找了一年多,都没任何音信,这事怕是得靠机缘。甥儿可能被什么事情困住了回不来,也不一定的。人家钟府的长子,丢了十几年都找回来。您就不要忧心了。”程氏怕她伤心起来,大过年的又哭上一场。乘机拿钟家的例子开导她,把话题引开。
到底是年纪大了,被儿媳这么打岔,庾氏的注意力果然引到一边去了。
“哦?是哪个钟家?是刚才聊到的那户人家吗?”她关切地问道。
“除了他家,还有哪个?”程氏回答道。
“他家还有长子吗?长子不就是那姓杨的女人生的?”当初跟钟家议亲时,媳妇把他家的情况,都告诉过她,庾氏隐约还有些印象。
“要不,怎么说是奇谈呢?妙儿那丫头,原来还有个双生兄弟的。出生时丢了,钟探花回乡开馆时找到的。”见婆婆的兴致来了,程氏耐心解释道。
许是年纪大了,老太太喜欢听骨肉团圆的故事,程氏投其所好,把钟府的认亲的事,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
“那孩子真可怜,难得是个孝子若不是为他祖母治病搬到那里,指不定还遇不上他真正的亲人。”老****如今也吃斋念佛了,相信因果轮回,随后又嘱咐道,“芳容啊娘如今走不动了,下次你们回到南边路过淮安时,替娘上灵慈寺,再捐些香油钱……”
“媳妇省得,开春了廷儿就会赶回苏州,参加那里举行的乡试。定要让他再爬爬云隐山,拜拜菩萨。”程氏含笑应下。
婆媳聊着聊着,到最后庾氏道了乏。伺候婆婆歇下后,程氏带着女儿就回屋了。
自退亲后,妙如怕受到传言所扰,更不想听到有人提起那场昙花般的亲事,鸵鸟似地躲到了山上。没曾想到,不久以后,书院里的同窗们从各种渠道,也得知了,钟探花替她退亲的事来。
一时间,山上山下的人们看她的眼神,都充满同情和探究,搞得她精神快崩溃了。
就这样两边捱着,妙如度过了此生中,最难熬的几个月。日子转眼就来到了新年。
开春后不久,林大舅一家终于搬到了山阳县,跟钟家住到一起了。婉致表妹也来了,还有个不到周岁,可爱的小表弟敦孺。
林恒育一家到来后,免不了也受到那传言的影响。
虽然钟澄找回明俨这个外甥,是个意外之喜,也抵不了他的过失。
林大舅自是要替亡故的姐姐,讨个公道回来。更要为外甥女要个说法。钟澄一时乱了分寸,不知该如何向小舅子解释。
钟府本来就乱的局面,更加糟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