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宣泄(1/2)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三十三章 宣泄
钟澄怎么也没料到,小舅子请回的不仅是女儿,同来的还有大理寺少卿解羲——他中进士时的同年。
他们到的第三日,衙门里来人,就把他请了过去。不仅见到了知府大人,和钦差大臣,那日他还见到了久别一年的妙如。
钟澄甫一进门,就见屋里坐着几位官员。除了上回见到的齐知府、马同知,他的小舅子林恒育也来了。还一位有些眼熟中年官员,一时记不得人名来了。
众人皆起身相迎,林恒育坐着纹丝不动,把头撇在一边,从鼻子发出鄙夷的嗤声。
“年兄,别来无恙?”那人抬手朝他打招呼。
钟澄愣了一下,然后拱手:“这位莫不是……解兄?”
“正是”解羲起身回了一礼,“听闻年兄在江南,学馆办得风生水起,解某在京城都有耳闻。”
“过奖,解兄这是来南边办事?”钟澄上前跟他寒暄起来。屋内其他几人,也纷纷互相见礼。
把来客请得坐下后,主人命奴仆看茶,这帮人就闲聊起来了。
“此番请您来,皆因圣上派了人,下来核查了此案。”齐知府归座后,道出再次请他来的缘由,“大理寺的解大人,带来一些东西,想请钟探花过目。”
旁边的解羲颔首确认,接着话头说道:“陛下很重视此个案件,特意派解某拿来,当年杨家伏法时,关于羽扬卫的卷宗,前来跟此案核对。”
说完,他一叠卷宗递给了钟澄,后者随手接过,查看了上面的资料。
上面画出图标暗号,在两月前,在作证画押的案卷中看到过。是当时的呈堂证供。钟澄迅速浏览一下标注,原来是羽扬卫内部联络用的。
翻完后,他把卷宗递还对方,脸上神情不辨悲喜。
把卷宗接过,解羲嘱咐随从好生收着,然后转过脸来,对同年说道:“临行前万岁爷再三叮嘱,务必需让忠烈后裔沉冤得雪。”
钟澄听闻此言,起身朝北边方向跪下,一面叩首,一边恭敬地谢恩:“草民惭愧,有负圣恩,实不敢当圣上如此厚爱。”
重回座位后,齐知府对钟澄解释道,“此案涉及到几条人命,两个月前,本官已呈报刑部。因为涉及多年前的旧案,转到大理寺复查。解大人此番前来,就是来宣旨的。”
钟澄神情肃穆地点了点头,若有所思地朝林恒育望了一眼。
心中却在暗忖,难道是女儿那个誓言,传到皇上耳中?为她撑腰,才搞出这么大的阵仗来的?此次回乡,她到底有何目的?
想到此处,他不觉烦躁起来。
同年的不自在,连对面的解羲都觉察到了,朝他望了一眼,表情颇为古怪。
“不错,之前已跟齐大人,宣读过了陛下的旨意。此案不必等到秋后问斩了,三日后行刑。”把目光从他那儿收回来,接过齐知府的话头,解羲说道。
在旁边一言不发的林恒育,突然开口对钟澄说道:“贵府中的家眷,是不是该到场观刑?初九午时三刻在西郊刑场。”
说这句话时他怒目圆睁,咬牙切齿地,语气中带着颤音。让人不禁联想到,若此时没有旁人在场,他会不会上去朝钟澄头脸抡上两拳头。
在场其他几人无不动容,同情地望着林恒育。
靠宋氏宣传有功,杀害林氏的凶手,问斩的那天,除了杨氏那院子外,钟府里似乎全体都出去观刑了。连北辰镇钟氏老宅的族人们,都有不少赶到刑场观看。
“那位九弟妹真是命苦,生下双生子时被害。吃糠咽菜好不容易,供夫君考中了探花,没命享一天福,就撒手西去了。”
“最该死的,应该是那女人。要不是她,杨奸贼能下毒手逼人腾位置?这九婶婶说不定,早成诰命夫人了。丈夫探花出身,翰林院学士,公公被追封国公。三品以上高官是跑不掉的,还有一对儿女环绕膝下。”
旁边围观,有不清楚得内幕的,不解地问道:“难道不是她相公,为攀附权贵,抛妻弃子的?”
这话一出,知晓五房往事的众位亲友,纷纷七嘴八舌,争辩起来。
“堂堂一位头甲进士,搞得妻离子散的。十三年里才能升了一级半,最后连官位都丢了,为杨贼的女儿还下过牢狱,这攀的是哪门子权贵?”
“你想差了,是杨奸贼为了嫁不出的女儿,派人害了他发妻,连刚出生的儿子也扔了,还装出副恩人模样,把女儿硬塞给他。”
“那女人跟他生两孩子,应该还是有感情的。不然,杨家都覆灭四年了,为何还不休了她?”
众位钟家的族人,皆收了声,面面相觑,不再作声了,心里想着是这么一回事。
这些议论钟澄都没听到,他远远望着刑场西北一角,那儿停了辆马车。车上围幔在风中四处飞扬。他离家出走的长子,正立身在旁边,跟车厢里的人说着话儿。后来,他的弟子谢玉廷和许慎行,也跟着走了过去,朝车里的人行完礼后,到一旁也说起话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