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旁敲(1/2)
收费章节(12点)
第二百三十六章 旁敲
七月初,妙如一行人的马车终于抵京了。
钟谢氏从撷玉书院回到府中,看到门房跟她打招呼时,语气里洋溢着喜庆和兴奋。
“怎么?郡主回来了吗?”她心里一动,随口问道。
“可不是”老苍头起身迎了出来,朝她行了一礼,“中午就到了,老头儿把前几日薛家派人送来的信,递到她手上了,郡主一高兴,特意打赏了老头儿。”
钟谢氏嘴角边绽开了和煦的笑容,心下顿生感慨,这趟辛苦,到底是没白费功夫。
随后,她步履匆匆地就进了内院。
妙如睁开眼皮,揉了揉眼睛,又伸了一个懒腰,顿觉浑身舒坦。这场觉睡得前所未所的踏实。
她有片刻的怔忡,反问自己:是因为明俨回到了学馆吗?
随即又摇了摇头,长期以来绷着的习惯,让她不到最后一刻,难以放松自己。或许在潜意识里,她的家人从此可以安宁幸福,是最主要的原因。
突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过了片刻,只见莲蕊走了进来。
“什么时辰了?”妙如转过身,朝室中的漏钟望了过去。
“到晚膳时分了,****奶从书院回来,就等着您醒来。此时,她在席桌上已等候多时了”莲蕊答道。
“你这丫头,二伯母回了,也想不起来叫我,哪有让长辈等的道理?”妙如忙起身,找到榻边的干净衣裙,就要换上。
“****奶叫奴婢不要唤醒您,说是这趟辛苦了。”
“嗯,赶快起过来帮我梳妆”她的声音里,有着前所未有轻快和欣然。
“来坐下来先喝汤”一见侄女的身影,钟谢氏就招手让她过去。
妙如福了一礼,挨着伯母就坐了下来。拿起汤匙,朝跟前的汤盅舀一勺,随后就往嘴里送了一口。
“咦?是南方的做法,味道不错,咱们府里换厨子了?”她品完后出声赞道。
钟谢氏含笑不语,朝边上的织云扫了一眼。
后者赶紧上前,朝妙如解释道:“是奴婢到厨房,专门为您和****奶做的几道家乡菜。”
妙如有些意外,朝她上下打量了一番,笑着问道:“织云,你要改当厨娘吗?”
织云涨红了脸,嗫嚅道:“奴婢这两年闲着无事,找人学了几道淮扬菜,童趣坊的张掌柜都夸过,说和会宾楼的大师傅做得差不离了。”
“嗯,这汤有味道,比他们熬得还合我味口,二伯母您赶紧尝尝”妙如赶紧招呼道。
钟谢氏闻言,舀了一勺,尝完后连声赞道:“味道不错,多年没尝到这种美味了。”
听了这话,妙如拍了拍脸颊,懊恼道:“哎呀,忘了这事是妙儿失察了,这回到南边,该带个手艺不错的厨子来的。”
“你回去办正经事,若是挑吃挑喝,还带厨子回来,会被人暗地里说闲话的。”钟谢氏安慰她。
妙如点了点头,想到七日七夜的法事,心下凄然。转念想到收到的信,得到的消息,又高兴起来。
“这趟回去,总算没白费功夫。以后家里安宁了,哥哥也该重返鹿鸣学馆了。”
收到消息时,钟谢氏看过了那封信,见侄女提这个话题,乘机打探道:“我以为九弟会休了她,没想到是这个结果。”
朝左右望了一眼,妙如把织云几个伺候的,都遣下吃饭去了。
然后,她对二伯母摇了摇头,说道:“爹爹的性子决定了,他决不会那样做的。他太重亲情了,虽说把人禁足了,可还是顾惜仪弟的颜面。毕竟是第一个他看着长大的儿子,有些不舍是难免的。为了他长大后能抬头做人,爹爹是不会采取极端手段的。”
讶然地望着她,好半晌钟谢氏才回过神来,点了点头,低声问道:“那你此次回去……”
妙如坦然答道:“一则是声援安慰哥哥去的,相比其它事,我更关心他的心绪和前程。二则想表明态度。此趟前去,妙儿没有进华亭街的钟府,叔伯们想来都知道了,爹爹立场不能代表我们的,钟氏一族我们兄妹还是挺在乎的。”
钟谢氏点了点头:“为难你了。此回前去,是想给九弟和俨儿,他们双方一个台阶下的吧?”
妙如一脸无奈:“不然,还能怎样办?哥哥明年就要进场了,此事僵在那儿,必将影响他应试时的发挥。”
钟谢氏沉重地叹息了一声,心里暗想,有这样两位儿女,九弟妹在地底下,也算能瞑目了。关键是,侄女上次退亲,造成的负面影响,总算是可以遮掩过去了。
妙如随即又想起,庄青梅路上提到的几件事,装作无意问道:“这几个月里,京中可有特别的事发生?例如宫中的事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