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备嫁(2/2)
听到此言,曹氏错愕不已:难不成道杨氏会那么好心,一到年纪就为继女请了教引嬷嬷。她不是把那姑娘恨入骨髓吗?难道传言有误不成?不过,她们也不该当着女儿的面,说起教养嬷嬷的问题,这不明摆着,要打自己的脸吗?
想到这里,曹氏心中涌起一丝不快,面色暗沉下来:“怎么说起这个的?难不成她们故意笑话你了不成?”
罗逸芷连连摆手:“没有,是袁嬷嬷正在给府里,新买进来丫鬟教导礼仪规矩。女儿自己问起来的。”
曹氏脸色这才稍霁,心里又是一动:“她们怎么还买丫鬟?是做什么的?”
小姑娘一脸懵懂:“听说是为郡主的父亲和哥哥,下半年来京里住准备的。”
曹氏恍然大悟,心里却琢磨开来。这丫头在京里,原来也没什么根基嘛,或许……
她们此时议论的人,正在府里跟钟谢氏商量,该带哪几个丫鬟跟进罗府。
钟谢氏眼神晦涩,不解地问道:“你确定,真要把莲蕊下个月给嫁了?到时作为陪房媳妇跟进去?而不是贴身丫鬟?”
知道这问话背后的深意,妙如避重就轻地答道:“是啊,她的事早该办了。再拖下去,人家没准就有话说了,说咱们有违人伦了,把人留成老姑娘了……”
“可是……”钟谢氏迟疑了半晌,嘴角翕张,一副不知该怎么说才好的样子。然后,她扭过头去,若有所思地望向,在外间忙碌不停的莲蕊。
见她没看着自己了,妙如忍不住缩了缩脖子,吐了一下舌头。
钟谢氏猛地一回头,发现了对方的这个小动作。
她当即明白过来,侄女刚才并不是没听懂,而是故意装的。
想到这里,她遣下旁边伺候的,压低声音向妙如问道:“你知道,上回让你写信到南边,要家里派几个家生子来,是为何吗?”
“家生奴婢当陪嫁丫鬟,更为放心一些。”妙如有些底气不足地答道。
“你嫁的地方,是高门大户的皇亲贵戚,又是百年世族。云儿现在年纪也不小了,家中肯定有通房。你得备几个放心的,到时也不至于无人可用。”钟谢氏一副推心置腹的语气说道,“这叫有备无患,备着用不用得上两说,把人带进去是正经事。”
这话虽然听得让人颇不甘心的,妙如不得不承认,二伯母的话,还是有几分道理的。只是,她绝对不会,把最信任的莲蕊,派上这个用场。两女共伺一夫。
“您说的没错,只是莲蕊十九岁了,到年底就二十了。罗府的水还不知有多深。让她嫁个踏实稳妥的,也不枉她伺候我一场。”她叹了一口气,郁郁地说道。
钟谢氏望了她一眼,淡然的目光里多了几分赞赏,点头说道:“这事你自己把握,或许云儿他是个专情……不过,大户人家很少不配通房,不置小妾的。你如今的身份是郡主,又非公主。即便是公主,镇国公和皇后娘娘那儿,肯定也希望多子多福的……”
妙如沉默了,这话对方就是不说,她也是知道。像罗家这种家族,身上没消息时,理所当然要纳妾;若是真怀上了,不能伺候夫君大半年,也是通房大行其道的时机。
钟谢氏睃了侄女一眼,暗暗叹了口气。
这种情景,不禁让她想起自己年轻的时候。那时,她何尝不是纠结此事,直到夫君突然过世,一点血脉都没给她留下,让她抱憾了大半生。
如今妙儿……她越在意,将来会伤得越重……
两人相对无言,沉默了半晌。突然,莲蕊在门外禀道:“郡主,厨房里的肖妈妈来报,说织云出门时交待,要等她回来做淮扬菜的。现在已快申末了,还没回来。霍师傅问,是不是今天不等她了。”
抬头望了一眼窗外的天色,妙如答道,“嗯,让他们先下厨吧白家的绣铺,离这儿有些远,恐怕路上遇到了什么事情也未可知,不用等她了。先开火吧”
莲蕊应喏而去。
此时,她们提及的人,坐着车驾正路过顺天府大街。前面在醉风楼门口,围上了一群人,把路口堵得死死的。马车怎么也走不过去。
等了差不多快半炷香的功夫,人群还是没有离开的迹象。
织云着急了,跳下马车,想下来查看是怎么一回事。她拨开人群,挤了进去,没想到看到一个血腥的场面。
满脑肥肠的中年男人,正在死命地抽一位衣裳褴褛的女丐儿。他边抽嘴里还念叨着:“我让你监守自盗,偷吃偷拿店里的东西……”
旁边的人围在那儿,指指点点,窃窃私语。也没谁肯上去劝说,那女子脸上满脸血迹,身上的衣服已被抽破,险些露出里面的中衣。还是梗着脖子立在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