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忐忑(2/2)
此女人最大爱好就是装病,没养育他一天,到时还得要他媳妇在榻前伺疾。这种事也不是做不出来的。谁人受得了她的折磨?
见女婿脸上的神色似乎不太好,钟澄心里的担忧更甚了。忙问道:“怎么回事?是你继母还是国公爷?”
罗擎云也顾不得遮掩,把当初向爹爹承认喜欢妙儿,后来府里邀请陆姑娘来相看,爹爹派人上江南提亲,他破釜沉舟散布传言的事,一五一十地全部交待了。
钟澄只觉五雷轰顶,当场沉下脸来,问道:“老实交待选中妙儿,是看上她能帮着你对付曹氏吗?毕竟她跟仪儿他娘……”
罗擎云当场指天发誓:“小婿要那个心思,让我死后永世不得超生。”
钟澄脸色稍霁,一把扶起女婿,然后转过身去。踱回案桌后头,坐在太师椅上,低头沉思起来。
此时,外面刮起一阵狂风,吹得窗棱啪嗒作响。院里的卷起飞沙走石,打在墙壁、窗台上、屋檐上,掠起一阵乱响。蓦然,钟澄忆起母亲离世前的那几个晚上来。
他起身来在屋里来回踱步。过了良久,他才停住脚步。仿佛下了很大决心似的,走到女婿跟前。
“其实,最没资格给你原谅的,那人就是我。当初……若不是我强行把她许给汪家……”
猛地抬起头来,罗擎云吃惊地望着他。突然,他记起有一年新春,为了逃离家中的逼婚,他大年夜躲进了龙泉寺。第二日他好似无意间听到,妙儿跟她二伯母的对话。
当时,她就在为跟杨家人的关系而苦恼,说是不想嫁人。还说,要跟着先生去教书育人。可是,不久以后他就听说,对方跟汪家公子订亲了。那时,他以为女孩子们皆口是心非,明明跟人家青梅竹马……
“那您为何要……”罗擎云抬起来了,不解地问道。
钟澄顿了顿,不知该不该告诉他。又沉思了半晌,把当时的初衷,娓娓道来。
“等你们有几个孩子后,就明白我当时的心态了。妙儿从小就聪明伶俐,眼界颇大。当时我已打算辞官回乡。一是不想她跟我回去,嫁个普通人家,跟她后娘挨得太近,难免又要受些影响;二来我也有私心,想她以后帮着拉后面几个弟妹一把。”
书房顿时静得可怕,罗擎云攥紧拳头,仿佛第一次认识眼前的人。
以前,听说钟家的传闻后,他心里就寻思:若不是她还有爹爹护着,就凭一个小丫头,再能耐都不可能在那样继母手里活过来。后来,两人互相确定心意后,很少听她在自己面前提及她父亲,更没暗示他到江南去提亲。
“跟汪家退亲后,她就不太爱回府了。整日住在书院里,你上次回淮安找她时,都在山上住几个月了。后来才因此被困在山顶下不来了。”房间里,钟澄的声音还在继续,罗擎云已经不太听得进去了。
言罢钟澄不敢看他,独自回到了案桌后头,背向他望着墙壁上的墨宝发呆。
罗擎云半张着嘴巴,半晌回不过神来。
以前听薛家兄妹提过,说钟探花对她挺不错的。她父亲是个有骨气的,护着女儿并没屈服于杨家权势。后来又遇到她上书救父的举动,以为他们父女间感情不错。
上次他前去追捕杀害她生母的凶手时,还特意事先问过她的意思,其实就是想乘机把话题挑开。他当时心里有个强烈的愿望,就是想事后就向她父亲提亲。
谁知她一副公事公办的表情。
事后他又仔细琢磨了一番。是对方不解风情呢?还是怕将来翁婿关系不好处,特意暗示自己不要曝露。
现在他明白过来了,原来从那时起,她就不太在乎父亲的意见了。
被最亲近的人利用出卖的滋味不好受吧?
难怪她会以母仇发誓终身不嫁,那门亲事果真没一点甜蜜,全是算计……任谁经历过,都会伤痕累累,不愿有人再提起那人、那户人家……
所以,她宁愿孤独一生,都不愿让人有机会把她跟汪家人再扯到一起。
所以,从冰冷刺骨的水中刚捞起来,她熬夜也要把湖景图作完。除了跟他赌气外,更重要的原因,就是确实不想再去了。
所以,他当初那句“送上门”的话,引起她的勃然大怒。说出那番绝决的话来,让他乘早想清楚,省得将来后悔。
原来,跟汪家的亲事,不仅是他心中的刺,更是她胸口上的伤疤。除了名声上的计较外,更是他们父女感情中一道裂痕。难怪在自己面前,她几次都忍不住落泪。尤其是昨晚,听到沈家的事情,竟然也掉起泪来。
想到这里,罗擎云心里开始隐隐作痛。
那种滋味他也曾经尝过,身体上的疼痛,那都不叫疼痛。心上的伤口才叫人痛不欲生……直到这一刻,他心里突然觉得豁然开朗,汪峭旭给他造成的阴影,仿佛顷刻间烟消云散……
本章主要是感情突破口,情节发展没多少,勿催代入细读的朋友,或许能体会到其中的真意。
两章一起放的,后面还有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