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审讯(1/2)
收费章节(12点)
第三百五十二章 审讯
第二日起床没多久,凤仪宫的女官,就来长宁宫请妙如。
“皇后娘娘今日要亲自提审,姓殷的那名疑犯。想问问郡主,可有兴趣一同前去观审?” 孙姑姑垂着眼睑,恭敬地等候对方的回应。
妙如眉头微挑,心里暗想,这殷红玉不是审过了吗?还供出了她夫家的堂兄。这会儿又要来审,不知是何缘故?不会还不死心,要继续把这盆赃水,泼到他们夫妻身上吧?
想到这里,她的眉头不觉皱了起来。
久在内廷行走,孙姑姑早练成人精中的佼佼者,知道她的顾虑从何而来,连忙上前解释道:“郡主您别误会,听皇后娘娘吩咐,说是最大的幕后主使,已然缉拿归案。女犯说,有重要隐情招供,非要郡主您到现场,她才肯说出来……”
妙如一脸怔忡,有些犹豫。旁边的袁嬷嬷见状,主动替她挡了驾:“郡主没几个月就要生了,太医嘱咐过,要保持心态平和,不能激动。太皇太后特意告诫,晦气无状之人,少带到郡主跟前为好。”
袁嬷嬷不愧是长宁宫出来的,挡起驾来都比旁人来得有气势,妙如腹诽道。转念她又想到,现在丑话已挑明,最坏的情况也不过如此了。皇后那边还能出什么样妖蛾子?或者,有谁还想借殷红玉生事不成?
若不去,皇后脸面上难免下不来台,那女子要是口出诳语,到时,她也跟着不好做人。
还是去吧
于是,妙如带着袁嬷嬷、芳汀和伺候妊娠的两位嬷嬷,一行人来到了凤仪宫。
来到大殿上,那里鸦鹊无声,殿内的一二十来号女官、宫女和太监守在那儿,束手而立,皆噤若寒蝉。
当妙如被袁嬷嬷扶进来的时候,皇后、岳贵妃等人起身相迎。
“本来不想劳动您的,只是这犯女一口咬定,要皇姑您到达后,才肯交待一切。之前在诏狱里,她都不肯松口。陛下那边,有了重要进程,要这女子上堂作证。”聂皇后状似无意地瞥了岳氏一眼。
妙如微微颔首,在孙姑姑的引导下,坐在了皇后下首空出来的位置上。
地上跪着的女子,蓬头垢面,蜷缩一团,伏在殿中水磨地板上。
聂皇后见人都到齐了,对左右的岳贵妃和妙如说了句:“开始吧”她身旁的孙姑姑得到指令,走到犯人跟前。
只见她轻咳一声,开腔说道:“兰蕙郡主现在到了,你可以开口了吧?”
殿中那女子猛地抬起头来,睁开眼睛在屋内找了一圈,在皇后娘娘身边,终于发现了一位华服美妇,大腹便便的样子,目光正冷冽地望着她。
殷红玉当即就认出,此人就是兰蕙郡主。她也顾不得其他的,挣脱左右押着她婆子,双膝飞速爬行。到了妙如膝脚跟前。也不说话,不停地朝她磕头。把屋里的人都震住了。
袁嬷嬷下了一跳,忙上前拉开对方。聂皇后厉目一扫,看押的婆子忙把犯妇押回原地。
被制服的殷红玉,仍在地上不停地磕头,口中还念叨:“罪女该死,拖累郡主了。罪女也没料到,事情会成这样子。我只想给父姐报了血海深仇,没曾料到,会害到皇嗣的……”
岳贵妃在旁边冷哼一声,却并没有开口说话。
妙如倒是出声了:“皇后娘娘今日在此,有母仪天下的人给你做主,有什么冤屈,就尽快到出来吧那个收留你的男子,是怎么找上你的,中间指使过你干过哪些事?还有,为何不依不饶地贴上本郡主,竟然还追到京城来?”
殷红玉顿了一顿,停住了动作。朝前面一圈贵妇行了一礼,声音有些哽咽地说道:“罪女情非得已,为告御状,已经家破人亡。实在没法子才出此下策……呜呜……”
她不禁悲从中来,在殿上失声恸哭起来,屋内各人脸上神色各异。袁嬷嬷焦急地朝皇后身边望去。孙姑姑见状,怒喝一声:“好生答话,没得又哭甚么?”
殷红玉一字一顿地,开始讲述起她的经历。
原来,她姓洪,本名叫莺语。乃浙江嘉兴府人氏,父亲本是泰和年间的举人。家中上面还有两名姐姐。其中二姐在几岁时,曾跟父亲的一位同窗的长子,订过娃娃亲。十年前,跟大姐突然被夫家以不贞的名义,给休弃回了娘家。接着,与二姐订亲的那户人家,以洪家女品行名声有亏为由,急匆匆退了亲。两位姐姐受不了这刺激,携手跳了钱塘江。
随后洪父花了半年时间,调查清楚了幕后的真相,搜集证据写好状子。准备将退亲的那户人家,告上本地衙门。谁知,那家老爷进京当了大官,官官相护,倒污洪父偷窃,打断了他一条腿。自小殷红玉养在余杭舅舅家里。事已至此,洪父把小女儿接到身边,打算带着她进京告御状。父女俩一边乞讨,一边筹集路费。走了近半年时间,行至山东境内时,洪父撑不住,因病去世。留下仅十一岁的女儿。
在山东境内里,殷红玉认了一位老乞丐为义父,跟着他流浪了两年。听从洪父遗言经常混入衙门里,看官老爷们如何判案。后来,她又开始跟人做工。遇到钟家返乡时,老乞丐刚刚过世。她在临清码头的茶寮,做一年的工钱,都不够给义父买副上好棺材,只得卖身筹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