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79章 陈年旧事(2/2)
这时,一将飞马而来,挥刀砍死那两个步座,下马救起曹操。曹操一看,正是曹洪。曹操说:“吾死于此矣。贤弟可速去!”曹洪曰:“公请上马,洪愿步行。”曹操曰:“贼兵赶上,汝将奈何?”曹洪曰:“天下可无洪,不可无公。”曹操曰:“吾若再生,汝之力也。”曹操上马,曹洪脱去衣甲,拖刀跟马而走。
约走至四更余,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喊声渐近。曹操曰:“命已至此,不得复活矣!”曹洪急扶曹操下马,脱去铠甲,带着曹操渡水。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曹操、曹洪连闪带避,慌忙逃走。
到天明,约跑了三十余里。曹操、曹洪在一座土冈下歇息。忽然喊声起处,一彪人马赶来,却是徐荣从上流渡河来追。曹操正叹大势已去,却见夏侯惇、夏侯渊引数十骑飞至,大喝:“徐荣休伤吾主!”徐荣便奔夏侯惇。夏侯惇挺枪来迎。交马数合,夏侯惇刺徐荣于马下,杀散徐荣所带人马。随后曹仁、李典、乐进各引兵寻到,见了曹操,忧喜交集。共聚集残兵五百余人,同回洛阳。
……
孙坚救灭宫中余火,屯兵城内。孙坚令军士扫除宫殿瓦砾。有军士来报:“殿南有五色毫光起于井中。”孙坚唤军士点起火把,下井打捞。捞起一****尸首。虽然日久,其尸不烂。宫样装束,项下带一锦囊。取开看时,内有朱红小匣,用金锁锁着。启视之,乃一玉玺:方圆四寸,上镌五龙交纽;傍缺一角,以黄金镶之;上有篆文八字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程普道:“此传国玺也。天授主公,必有登九五之分。此处不可久留,宜速回江东,别图大事。”孙坚说:“汝言正合吾意。明日便当托疾辞归。”商议已定,密谕军士勿得泄漏。
谁想军中有一人却是袁绍同乡。连夜偷出营寨,来报袁绍。绍与之赏赐,暗留军中。次日,孙坚来辞袁绍:“坚抱小疾,欲归长沙,特来别公。”袁绍笑曰:“吾知公疾乃害传国玺耳。”孙坚失色道:“此言何来?”袁绍说:“今兴兵讨贼,为国除害。玉玺乃朝廷之宝,公既获得,当对众留于盟主处,候诛了董卓,复归朝廷。今匿之而去,意欲何为?”孙坚道:“玉玺怎么会在我这儿?”袁绍曰:“建章殿井中之物何在?”孙坚道:“我根本就没有,强逼仍是没有。”袁绍曰:“还不快快取出,免生祸端。”孙坚指天为誓道:“我若果得此宝,私自藏匿,异日不得善终,死于刀箭之下!”
众诸侯有人劝道:“文台如此发誓,想必无之。”袁绍唤军士出曰:“打捞之时,有此人否?”孙坚大怒,拔佩剑,要斩那军士。袁绍亦拔剑:“汝斩军人,乃欺我也。”袁绍背后颜良、文丑皆拔剑出鞘。孙坚背后程普、黄盖、韩当亦掣刀在手。众诸侯急忙一齐劝住。孙坚随即出寨上马,拔寨离洛阳而去。袁绍大怒,遂修书一封,差心腹人连夜往荆州,送与刺史刘表,教路上截住夺之。
……
次日,人报曹操追董卓,战于渑池,大败而回。袁绍令人接至寨中,会众置酒。饮宴间,曹操叹曰:“吾始兴大义,为国除贼。诸公既仗义而来,何迟疑不进?操窃耻之!”袁绍等无言可对。
席散,曹操见袁绍等人各怀异心,料不能成事,自引军去了。
公孙瓒谓玄德曰:“袁绍无能也,久必有变。吾等且归。”遂拔寨离去。
东郡太守刘岱,问兖州刺史乔瑁借粮。乔瑁推辞不与,刘岱引军突入瑁营,杀死乔瑁,尽降其众。
袁绍见众人各自分散,且内战又起,也感到兴味索然。就领兵拔寨,离洛阳,投关东去了。
……
田润此时在什么地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