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42章 人肉搜索(2/2)
周瑜道:“抄孙策的家,实际上已经做了。我向那些百姓提了,孙策的家眷曾经由曲阿迁到枫桥。家眷五十多人,浩浩荡荡。若说枫桥百姓无一人知道,是不可能的。如果那些百姓所受的伤害不深,他们随便打听一下,打听不到,也就算了。如果那些百姓所受的伤害特别深重,他们必然不肯善罢甘休。他们就会一直问下去。无论孙策把那些家眷藏在什么地方,最终都无所遁迹。百姓的力量,其实是不可小觑的。”周瑜说的,就相当于现代的人肉搜索。无论躲在哪里,你总得买盐买米,你总得跟他人打交道。当人民群众被发动起来之后,总会有人把你认出来。
田兰懂了。不过田兰有些担心。田兰问道:“那些百姓打得过孙策的家眷吗?”孙策道:“刚开始也许打不过,但最终一定打得过。孙策欠下的是血债,必须用血来偿还的。”
田兰想了一会儿,又道:“你做得这么隐讳,如果你当时不问我,好像也是可以这样做的。”周瑜道:“不然。未得到兰帅许可,瑜是断然不会做的。君子不欺……”一顿,连忙改口,“我周瑜,希望要做就做在明处。”
周瑜这次失言,郭图自然是懂的。田兰就难说了。田兰没什么文化,很多简单的事情都不懂。但田兰又长期跟田润斗嘴,有时候很高深的事情反而明白。看田兰的表情,却很平静。
……
吴郡到了。吴郡这里,有田兰的两千士兵。这两千士兵,就跟原来进驻曲阿的四千士兵一样,其职责就是维持治安,防止哄抢。而对于吴郡的治理方面的运作却不能理会。
进了吴郡,士兵们全都认得田兰。那消息立即就传到了两名千夫长那儿。所以,田兰一行人没走多远,两名千夫长就迎了上来。这时。时间已经是正午了。赶了一上午的路,肚子也饿了。田兰就叫千夫长安排吃饭。一名千夫长先去安排了。另一名千夫长领着田兰等人进了一个院子。
这个院子,不知道是谁家的。士兵们见没有人,就进来住了。像这样无人的院子,吴郡城内还有好几处。只不过这一处的院子要稍微好一些。
在等待吃饭的这当口,田兰就让千夫长汇报了一下军队方面的情况。这名千夫长并不是高级将领。知道的情况有限。不过,田兰这边有周瑜和郭图,能够从千夫长的汇报里,大致推测出全军的行动。
千夫长先汇报的是北面的围歼情况。这个情况没有什么出奇的地方。尽管最后一千名百姓是死在田军手里的,但田军却不知道他们是百姓。因而也没有什么过错。
随后是打扫战场的情况。这里发生了事情,就是陈群出来了,代替太史慈和于禁作了指挥。但是在千夫长的汇报当中却给漏掉了。千夫长认为,打扫战场是琐事,略微提了一下,就算过去了。
打扫完了战场之后,就是全军南下。在吴郡留下两千人,全军继续南下。千夫长所知道的事情到此为止。而这里,出现了不合理的地方。周瑜因为刚刚加入田兰的军队,不了解情况。而郭图却是老油条了。郭图发生了不合情理的地方。
……
郭图先在心中重算了一次,还是不对。于是,就一项一项地询问千夫长。郭图复核的,就是时间。什么时候进行的围剿,什么时候结束,什么时候拔营南下。随即,郭图就发现战斗结束与拔营南下中间的间隔时间短了。
那中间的间隔时间,也就是打扫战场的时间。郭图知道,有自己指挥的时候,大约需要多长时间;没有自己指挥的时候,又需要多长时间。这一次,是没有自己指挥的。所城的时候应该是比较长的。而在那之后,拔营南下,大军最多就只能走到吴郡,天就黑了。而千夫长汇报的情况却是留下两千人之后,大军又继续南下了。
原来是因为打扫战场的时间被缩短了。而那个战场,今日上午郭图跟着田兰又刚刚走过。由于事先就知道那里可能会有一场战事,郭图就留意观察了。观察的结果是,要么,是没有战事;要么,就是发生了战事而打扫战场的工作做得不错。这时,听到千夫长的汇报之后,知道是后面一种可能。也就是说,打扫战场的工作做得不错。做得不错,却能缩短时间,是太史慈变得聪明了还是于禁开窍了?
于是,郭图就专门询问了一下打扫战场的安排情况。是谁安排的、是怎么安排的?对前面一问,千夫长回答了。后面一问,千夫长只记得自己的任务。而郭图所问的重点,其次就是前面一个问题。这样,郭图就知道了,原来陈群跑过来了。
郭图问话的时候,刚开始田兰在旁边的。后来,田兰听郭图问得翻来覆去的,感觉烦,就走开了。这会儿,郭图问完了,就要去找田兰。正好,另一名千夫长过来,说饭好了。
食不语,真君子。郭图在别的方面不敢说是君子,在跟田兰一起吃饭的时候,郭图一定是君子。明明有情况要说,郭图就是忍住了不说。郭图认为,反正也不是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
郭图先吃完,自己就到外面去等。过了一阵,田兰吃完了。照正常情况,众人也会略微休息一下,然后再上路。就在这休息的时候,郭图道:“兰帅,适才我问了。原来长文自己跑到军队这边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