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七章 乡村致富一计划(4)(2/2)
席元龙皱皱眉。
“那天早上天刚蒙蒙亮,地上露水很深,可我看到她的时候,她的牛都放了有一会儿,已经在割草了……你没看到她被茅草割伤的两只小手,细细碎碎的小伤口数都数不清……那时候我都惊呆啦,我跳到田坎子上,站到她的面前,我问她想上学吗……你猜她怎么回答?”
席元龙摇摇头。
“她当时的样子有点哀伤。你兴许还不知道,小丫头性子很倔,很要强,从我见到她时起她已经给我好几个火头吃了……可是那个时候她黯然了,我忘不了她当时的小样子——”
“她跟我说:‘俺要去上学了,家里的活儿怎么办?俺家的阿大、小葱、小苗,没人带了可咋办……俺爹俺娘可辛苦了,回到家里腿都晃荡、腰都伸不直了,没有俺为他们烧水,烧饭,他们会更累的……俺奶奶一个人在家,没个人照看着,俺也不放心……’”
席元龙不吭声了。
这是他第一次这么耐心地听人诉说别人家的苦日子,以前,别人对他诉苦道穷的时候,他总是不以为然。在他看来,一个人只要你有本事,吃得了苦,就不会过那种穷日子。否则,再苦再穷也是你自找的。
他一直没有什么怜悯心,对道路上的乞丐也一直懒得施舍,因为这在他看来,弄成今天这副德行跟他们无能脱不了干系。
可是,就在今天,他心里根深蒂固的观点因她的一席话出现了裂缝!
“这就是你要找厂商合作,承包大批手工针线活儿的原因?”
“嗯!豇豆的事在马回村来说太普遍了,光解决她一家的困难,给她一个人书读是远远不够的!”甄肥肥接着。
“据我所知,马回村大多人家的孩子都没有学上,除了观念问题,更重要的是家里困难和离不开人。没有哪个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娃有出息,也没有哪个父母自己能做得动的时候舍得把孩子支使出去忙活……”
可怜天下父母心,要不是真的没法子,谁家父母舍得让娃受那种苦?
“所以你选择承包手工针线活儿!这样男人们就可以专心在外面忙差事,女人们就可以一边做手工活儿,一边帮着照看老人孩子,而且还能贴补家用!要知道手工针线活是村里女人们最拿手的活计,没有人比她们动作更麻利、更熟练了……有了这个生计,只要能保持源源不断地活干,她们家里的日子会好过得多——”
席元龙接过甄肥肥的话茬子,慢条斯理地分析道。
“是的。”甄肥肥站起,遥望着夜空中皎洁的明月。
“在村子里,男人帮人卖工,是家里的顶梁柱,女人就跟在后面帮人做小工。从早累到晚,累一死不说,还挣不到两个钱。最让人难办的是做了小工,家里的活计就得全撒手丢下了,兼顾不到,老人没人照顾,孩子没法上学。到最后,全家都慢慢被拖垮了——”
“那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
“我答应过豇豆,一个月内一定会帮她把学上上,这是我对她的承诺,我一定要做到!”
“有什么我可以帮衬的?”
“你能听我说这么多就已经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老席是什么性子她很清楚,纵然不能说是冷漠,也好不了哪里去。能够在这儿听她罗嗦一大堆,她真的很感激了。
“对了,老席,你对手工这一行怎么看?”
“我想我应该先告诉你一件事!”
“哦?是什么?”
“苏京除了是最大的商业城市,还是大禹第二大棉花基地!”
“额——”甄肥肥笑了,看来这事有门。
“我有一个朋友,他是新宇棉业的少东家。据他说就他一家每年要生产棉被少则上万、多则几十万床。至于棉衣、小的针线制品更是数不胜数。在棉业上净利润一年就能挣数百万两!苏京承托着它得天独厚的地利之便,为四国‘黄金要道’,任何一个东西只要出现在苏京,很快就会传遍四国,乃至整个天下!当然,只要苏京有而其他国家缺的东西,苏京无疑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甄肥肥在听着。
心里暗暗放下心,对心里设想的计划更加有把握了。
席元龙想了想,凑近一点,放低声音道:
“而且小道消息称:基努即将攻打临晔,妄图将临晔西北十二城、黄州、咁州、颠洲,纳入自己的版图之下。现在临晔和基努都在加紧备战,招兵买马,存储粮草——”
甄肥肥一怔。
“此时时至深秋,天气渐寒,士兵在战场上冲锋,对棉被棉衣的需求会非常大!如果我没料错,这会儿那些接到消息的棉业手工厂应该是忙疯了,到处招人赶制棉衣棉被吧?要是你这会儿送上门,生意容易谈先不论,别人说不定还会高兴得拿你当祖宗供奉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