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新校新生新气象(2/2)
这些传说本来都没个影儿,但一个两个、三个四个都这么说,不是真的事也变成有鼻子有眼睛的了。
但不管这些传说是真是假,但它确实发挥了实质性的作用。
家长们陆续将孩子们送到了学堂,让他们去上学,希望他们某一天也能被观音菩萨相中,在他们头上敲上三敲,或者能够像马家丫头那样有出息。
当然,除了这个原因,也是因为村里的女人自打接下了甄肥肥的手工活儿,日子也渐渐过开淌了。
平时哪里都不用去,只要在家里拿拿针,走走线,花点儿心思和工夫,就可以挣点钱花。条件好一点的就少做点,不用急忙急赶的。有时几个****走得近的,干脆把棉被棉衣凑一起,一起来做。你一头,我一头,边说边聊着,不一会,一床就订好了。
这样,玩也玩了,做也做了。对于苦了一辈子的村里人来说,农村里有哪种活比这还轻巧的?
家里条件差点的或是很想抓个日子过的,那就跟财财丫头好好说说,多领几床被子回去。晚上,就着灯火还可以再订上个两床。
不过这样,可也着累了。盯被子时间长了,眼睛可是会花的。手捏针捏久了,到后来弯都难弯过来,止不住地发抖。
见此,甄肥肥不由感叹:哪怕是看起来再轻松再擅长的活儿,真正做起来都是能累得死人的!追根结底还是人们的生活水平差,干活不得不卖力!
做这活的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家里有人了。****们闲暇时订被子,到了烧锅的时候就可以起来烧锅,老人要照顾的时候也不愁家里没人。男人干活回来有口热呵的饭吃,孩子也就能去上学了——
…………
眼看村里大大小小,只要年纪到了的孩子陆陆续续都上了学,甄肥肥专门跑了一趟新学堂。跟陈潇商量着第一年将孩子们的学费调低点,这调低的部分由她先垫着。等到来年村里的条件好点了,再和大家说说,把学费调回来。
陈潇早有调低学费的想法,只是没有她的“金口一开”,不好意思擅自做主罢了。毕竟财政上有了困难还是要麻烦甄肥肥的。
甄肥肥知道陈潇的顾虑,也充分尊重夫子的意思,告诉他以后只要有关新学堂的事他这个夫子觉得该怎么办就怎么办,钱财的事她能支持的一定支持。
甄肥肥走后,陈潇站在下三拐的小岭上,望着前方崭新的新学堂,想起甄肥肥曾经跟他说的那段话,情不自禁地笑了——
…………
“不过在这之前,我想跟夫子说个事。”
“财财姑娘请说。”
“我想夫子在考虑这些桌子凳子预算的时候尽可能的把它放大点,我也会让他们把学堂建大点……嗯,最好按照马回村现有的适龄孩子算!”
“什么?”需要那么多吗?
“没错,他们或许现在用不着这些桌子凳子,但是再过不久或是将来,我不敢说全部,但是大部分人会用得着的!”甄肥肥说得笃定,眼里散发的自信的光炙热无比。
…………
是的,她做到了!她说的每一句话、答应他的每一件事都做到了!
她不只一次的说过,她不是一个爱吹牛、喜欢说大话的人。但直到这一刻,他才真的相信!
迈着有些急促的步伐赶进学堂,坐在刚布置好的夫子“办公室”。这个名字是她起的,还有夫子授课站的地方,她说叫“讲台”,说这样叫起来舒服,他便跟着这么说了。
拿起纸笔,细细书写着教学计划和方案。她为孩子们的事尚且如此尽心尽力,自己又岂可落于人后?
过了好久,陈潇才从书案间抬起头,满意地看着自己刚拟好的教学方案。他知道——
再过不久,他就会登上新学堂的“讲台”,在“讲台”的下面,满满的都是他的学生!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