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颠覆三观的试探(2/2)
从语文的角度看,可以说,一切都是艺术。
可以解释为其实我们活在一个艺术的世界里,艺术,全凭想象,怎么想都行。
如果这样解释,这些都错了。那么老师教的是错的,书上写的是错的,自己看到的,亲身感受到的也是错的,这样,还有什么是真实的呢。
当刘玉婷想到这里的时候,不仅冒出了一个疑问:
既然这么多东西都可以是错的,那么自己,是不是可以是不真实的,自己生存的世界,是不是也可以是假的。
苏哲的这个问题,越深思下去,疑问越多,越想找到答案,偏离正题越远。
刘玉婷看着苏哲打的大问号,思绪越飘越远,越想脸色越难看。
而苏哲看到刘玉婷的脸色越来越难看后,笑了。
因为刘玉婷的脸色越难看,说明她思考的越深入。
她思考的越深入,解释不了的疑问就会越多。
当这些解释不了的问题,积攒到了一定的程度后,就有可能粉碎刘玉婷的三观。
刘玉婷的三观粉碎后,就可以从容的接受更多的新的知识了。
如果刘玉婷要重新建立三观,就必须把粉碎掉她三观的这个问题想清楚。
想要想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站在更高的角度看,站在更高的角度后,就会看到这个世界隐藏的很多秘密。
看到了这些秘密后,如果不想又被这些秘密粉碎三观,就必须也理解这些秘密。
要理解这些秘密,就只能站到更高的角度去了。
最后,当刘玉婷理解了这个世界的所有秘密,重建了她的三观后,她就会发现,她走上了一条全新的路。
这条路,就是苏哲在孤独行走的路。
如果刘玉婷也走上了这条路,苏哲就不在孤独了,他和刘玉婷之间,也就有了那么些未来。
在食堂,苏哲也试探高天心和宋慧,希望他们也走上这条路,所以和他们讲了自己看世界的第三视觉。
可惜,高天心和宋慧火候不到,连门都不愿意入,反而还认为苏哲疯了。
刚刚苏哲问刘玉婷这个问题的时候,很紧张。
他害怕刘玉婷会像高天心他们一样,连门都不愿意入,舍不得去认真思考那些问题,而是直接把那些问题蒙混过去。
如果想要蒙混,这个问题的回答就很简单了,可以回答:“这个问题,考试考吗?不考的话,我想它干嘛?”
也可以回答:“这个问题,和我有关吗?和我无关,我想它干嘛。”
或者干脆直接回答:“不知道。”
苏哲知道,要用这个问题粉碎掉刘玉婷的三观,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很长的时间,所以没有必要太逼迫她回答,可以让她回去慢慢想。
于是就和刘玉婷分开了,让她自己回去去慢慢想了。
在和刘玉婷分手的时候,苏哲还告诉刘玉婷:她可以在那张纸上找到答案,并且这样存在矛盾的问题,还有很多,她可以自己去发现,自己去解答。
之后,苏哲就再也没有和刘玉婷谈论这个问题了,一直在放时间给刘玉婷思考,一直在等刘玉婷的回答。
这一等,就等了一个多月,一直等到了他们的高考,刘玉婷依旧没有给苏哲什么像样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