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节(1/2)
第七十七节
白影一愣:【那个什么叫“新闻报告”的?】
贾瑾道:【是《新闻抄袭历史》,就是这本书,给我触动很大,还有《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这本书,可惜两本书,我都因为不忍看下去,都只看了个开头,不然,对我如今的帮助更大。】
【不忍看下去?】白影戳了戳贾瑾,【你有那么脆弱吗?】
贾瑾横了白影一眼,淡淡地道:【如今我也算是古代闺秀,人家要学的东西我一样学,甚至比其他人要求的更严格,因为规矩也好、女红也好,都是敲门砖,若是没有了这块转,我就是跟那些女孩子们坐在一起,也会被人嫌弃。学规矩的时候,身上满是伤痕,就是跌出了血也不哭;学女红的时候,手指被扎得满是包,根本就拿不住筷子,也从来不委屈。就是如此,一点点得取得成绩,一点点的得到人家的认同,才有如今的和那些个官宦人家的姑娘交好的局面。】
白影听了,觉得有些不可思议,自己在韩家的时候,可逍遥自在得很,就是女红什么的也有下面的婢女们代劳了:【你真的是到这边学的刺绣,而不是你原来就是苏州人?】
贾瑾道:【抱歉,我不是苏州人,以前也没有去过苏州,就是苏绣,也只是在电视和网络里见过。】
白影看了看梳妆台边上多宝格上贾瑾做的小小的兰花双面绣屏风,道:【我可不相信,这明明就是苏绣里的双面绣。】
贾瑾道:【我想你弄错了一点,双面绣不是苏绣特有的,只是苏绣里双面绣的猫非常有名,我记得九十年代的电视里的《请您欣赏》栏目经常展示苏绣的《猫》的小屏风而让我和我的同学们一直以为只有苏绣是双面绣。而实际上,湘绣的花鸟、粤绣的富贵牡丹、京绣的规矩含义,各地的绣品都有双面绣。而我这个也不能说是苏绣,因为我不是苏州人,教导我的绣娘也不是苏州的。若是一定要说流派,可以说是汴绣。】
贾瑾和白影两人正闹着,外面就有小丫头来报,说赵姨娘到了,贾瑾如让人将赵姨娘请进正房堂屋,自己也收拾好了,才出来。
赵姨娘见了贾瑾赶紧行礼,得了贾瑾的允许,还不敢马上坐下,反倒拿出了一包针线来:“姑娘,这是我新做的荷包,都是按照姑娘的吩咐做的。过些日子就是万寿节,想来姑娘又要进宫去了,若是能帮得上姑娘的忙,那就不枉我熬了几个晚上了。”
贾瑾笑笑,让丫头接过了那包针线,又请赵姨娘坐了,又让小丫头上茶,才开口问了赵姨娘几句家长里短的话,还特地关心了赵姨娘的身子,要赵姨娘好好保重身体,才道:“对了,我前些日子得了些葡萄酒,姨娘不妨带些回去,听说这葡萄酒活血养颜,最是适合女子吃的,姨娘每日睡前用上一盏,可比什么都好呢。”说着,贾瑾就让人去拿葡萄酒。
赵姨娘从小就是在贾家长大的,葡萄酒的事情她也知道,是个稀罕物件,就是贾家每年也就那么几瓶而已,就是上面的主子们还不够分的。赵姨娘听说贾瑾要给她葡萄酒,却是唬了一跳,等丫头们拿进来时,就看见一个半尺高的细白瓷的青釉圆瓶,想来是为了自个儿特地换的瓶子,更是千恩万谢。
又说了几句闲话,赵姨娘见时间不早了,就起身告辞,带着葡萄酒和贾瑾给的料子,回去了。贾瑾接过丫鬟调好的木樨清露,一口饮尽,披上了披风,就往书斋而来。
才出了月洞门,踏上游廊,远远地就看见赵姨娘痴痴地望着书斋的方向,因为角度的关系,贾瑾看不到赵姨娘面上的表情,却还是叹息了一声,领头,往书斋去了。
书斋里,黛玉贾环贾琮和徐氏姐弟都在,就差贾瑾了,众人各自见了礼,琮哥儿就道:“二姐姐,你可算来了,你看,我都已经开始学《论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