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节(1/2)
第一百三十六节
贾瑾突然提出要去还愿,把正在用茶的贾赦与邢夫人吓了一跳,贾赦喷出了口中的茶水,邢夫人则急忙为之擦拭。
贾瑾不等贾赦邢夫人提出异议,道:“父亲、母亲,还记得为姑妈做完法事之后,我们还特地请了法喜寺的大师念了百日的**,为我们兄弟姐妹们的金项圈开光,祈求平安。还有,嫂子的那一个还是特别的用了求子的**。果然,嫂子戴了没多久,就有了好消息,就是琮儿和林妹妹两个,这半年来也是平平安安的,尤其是林妹妹,之前天气乍然转寒,也都没有听见咳嗽声。可见那法喜寺的大师很是有些本事的。”
邢夫人等贾赦顺过气,才道:“可是像你这样的年轻姑娘家,可不能沾染佛事太过了。而且,那些金项圈是我开口向法喜寺的大师求的,论理,也该由我去还愿才是。”
“可是母亲,听得太医说,嫂子的身子不太稳,之前又闹出那么大的事情来,正要母亲主持大局才是。还有琮儿这次受到的惊吓不小,也离不得母亲呢。”
邢夫人道:“可是老太太刚刚命你管家,你若是就这么放手,让那二房拿到了管家大权可如何是好?”
贾瑾道:“母亲,您的话有些不妥当。恕女儿斗胆,像我们这样的人家,怎么会有姑娘家越过母亲嫂子当家的例呢?我们大房可是最孝顺最守礼的,可没有这样授人话柄的事儿呢。”
贾赦道:“对对对,夫人,记住,是老太太心疼晚辈。一来琏儿媳妇身子实在不大好,二来你要忙着照顾琮儿,又要担心琏儿媳妇,实在是分身乏术,三来弟妹又要守着宝玉。所以老太太只能多辛苦些时日,顺便接过教导孙女之责。”
邢夫人听了,赶紧笑道:“可不是么?也怪我糊涂,居然被下人们给牵着走。”
三人都笑起来,下面的丫鬟婆子们听着,都互相打眼色,知道在外面怎么说话了。自己是大房的奴才,自然就该跟着大房走。不然,不用主子收拾自己,别人也会瞧不起自个儿,就是出去,也不会有大户人家要自己。谁家都不会让背主的奴才进门的。
笑了一会儿,贾赦见贾瑾脸色不便,也收了颜色,看着女儿道:“丫头,你果然非去不可?”
贾瑾点了点头。贾赦心里就琢磨上了,女儿为什么一定要去法喜寺,那里可是在京郊,没个三五天可回不来。贾赦看着女儿,突然看见被扇子挡住的贾瑾的左手上一只小小的银镯子在不停地转动着。贾赦马上就想到了自己那五十余万两银子,接着就想到了盐政,然后就想到了,女儿的年纪很小,今年才十岁,过了年也才十一岁,就是女儿再聪明,也不可能对外面的事情了解那么多。唯一的可能,就是女儿背后有人,而且就住在法喜寺附近,或者干脆就住在女儿的庄子上。
贾赦的脑子转得飞快。不得不说,贾赦与贾琏不愧是亲父子,虽然不擅读书、不通典籍,可是都精通人情世故,虽然对贾瑾的能耐有些低估了,却猜中了其中的要害。贾瑾这次坚持要去法喜寺,还真是为了与石老太师见面。贾赦也是经历过当今圣上与义忠亲王夺储的那段黑暗时期的人,至今对当初的惨烈情形记忆犹新,而石老太师一家,就是当初又一家获罪的牺牲品。贾赦年轻的时候,可没少听说过石老太师的事迹,石老太师还曾经一度是贾赦的偶像。而且,贾赦也是少数知道石老太师隐藏在贾瑾的庄子上的人。
贾赦豁然开朗,对自己的那些银子能回来也有了更多的底气。贾赦捋了捋胡子,道:“不过也是,说不定琏儿媳妇与琮儿接连出事,说不定就是因为我们没有及时去还愿的缘故。这样,老太太那里,我去说。你也不要太挂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