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节(1/2)
第一百三十九节
石老太师的新居是新建的,与普通庄户们的居所有些距离,却又离打谷场比较近,打谷场除了晒米也作训练壮丁的校场,加上庄子正中大槐树上安放的、有专人负责的用铜线与竹筒制成的消息索,整个庄子上,除了贾瑾的别院,就属石老太师的院子最安全。
话说,石老太师在朝的时候,就以精通《唐史》而闻名于世,石老太师还曾经在自家府邸里面修建了一座盛唐风格的书房,里面的陈设都是石老太师四处搜寻来的唐代古董。所以,这所宅院外面看着不显,可是里面却是大有讲究。按照贾瑾一贯的习惯,就连庄户们的屋子都是两层的,何况这所给石老太师一家使用的院子,自然也是盖了三层。而且第三层则是完全独属于石老太师的,里面的布局陈设完全是在石老太师的指点下完成了,若是在里面,完全就好似身处大唐盛世一般。
贾瑾随着石老太师的长子,步行前往拜望石老太师,正好值石老太师正在案前临字,下面两个还在丫丫学语的小孙子在老太师身边爬来爬去,不时地扯扯石老太师的衣袍,若是跑得急了,还可能摔个大马哈,甚至有可能将石老太师的胡子也带下几根来。
以石老太师的身份,本来下面的儿孙们也不敢如此放肆,可是那场牢狱之灾,让石老太师失去了几个尚未懂事的孙子孙女和外孙外孙女。失去之后,方知道珍贵。从那以后,石老太师一直认为自己亏欠的小孙孙们,故而对下面的小字辈都极好。那几个大的就罢了,经过那么多是事情,也知道些事情了,对着石老太师依旧有礼有节,唯有这两个后来才出生的奶娃娃,极喜欢与石老太师玩闹,根本离不得老太师,甚至一到白天不见老太师,就大哭大闹。
贾瑾带了礼物过来,其中就有亲手做的糕点。两个孩子先看看长辈的眼色,得到大公子的首肯以后,才接过贾瑾双手送过来的点心盒子,口齿不清地道谢。尤其是两个孩子道谢时,不但露出了“无齿”笑颜,还趴在地上行了一礼,那圆滚滚的小身子,在地上一拱一拱的,别提有多可爱了。
两个孩子得了点心,也不急着往嘴里塞,反而爬回去,将点心递给石老太师,倒是让老太师老泪纵横。若不是那场大难,自己那几个小孙孙也不会……石老太师一想起当初夭折在那场风波后面的子孙,心中一片酸楚,就算将来他们石家还有起来的那一天,那几个孩子也回不来了哇。
太师夫人见丈夫失态,赶紧塞了一块帕子过去,又将两个孩子安抚好了,亲自与大儿媳将两个孩子抱了下去。
石老太师擦了擦脸,才道:“青和郡君,你又拿老头子我当挡箭牌了。”
石老太师的语气很肯定,贾瑾给石老太师行过大礼,才又一次正坐在老太师的面前,道:“老太师,您在生气吗?”
其实这也是明摆着的事情,像贾赦这个做父亲的都以为女儿没这个能耐,而是背后有人指点,更何况他人,天底下,知道贾瑾的能干的人,真是少之又少。就连皇帝,也不过是因为石老太师与贾瑾的为人经历不同,而猜到一二。宫里也有不少人,都以为自己猜到了皇帝千方百计隐藏地“真相”:当今圣上为了给自己的舅公安排出路,故意推出了青和郡君,并且一再地给这位青和郡君好处,将之捧得高高的,好隐藏石老太师一家的痕迹。
包括太后娘娘也是这么认为的。故而太后娘娘也一个劲儿地抬举贾瑾,为的就是恶心人,好拦住石老太师及其子孙的出路。不过这样的“真相”却是不能糊弄住当年与石老太师共事过的老狐狸们,尤其是那几位须发尽白的老相国。
不过石老太师自己也很清楚,其实那些方略都是贾瑾自己提出来的,自己也不过是将之尽量完善而已,其实真的费不了什么力气。
石老太师看着贾瑾道:“丫头,你身为女儿身实在是太可惜了。”
贾瑾笑道:“老太师客气了。其实晚辈倒是认为,如今这样最好。晚辈适合出点子,具体办事儿,晚辈就比不过人家,就是写文章也是不够通顺,若是没有人帮忙,晚辈连意思都没法表达清楚。若是晚辈真的是男儿,那也不过是又一个纨绔子弟罢了。”
石老太师笑道:“像你这样的纨绔子弟,这世间还真找不出第二个来呢。”
二人皆大笑起来,石老太师道:“丫头,你真的不后悔吗?一次又一次立功,却没有相应的赏赐,你的家人若是知道了,怕是不好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