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节(2/2)
贾瑾顿了一顿,见贾赦低头思索,就知道,自己的话见效了。因为那位海大人的事情,在闺阁之中也多次被提起,就连那些小姑娘们,也大多认为是那位海姑娘不好,不该接受陌生人的物件,也有人认为是海夫人不好,没有教养好女儿,说海大人不好的几乎没有。闺阁之中尚且如此,六部之中就更不要说了。
贾赦听了就有些担心女儿,毕竟这样的事情,损害的可不止探春、惜春、史湘云几个跟贾宝玉一起长大的女孩子的声誉,就是自己的女儿贾瑾,因为是贾宝玉、探春兄妹的堂姐,也会受到影响的。贾赦道:“老太太一向尊贵惯了,加上年纪大了,性情也有些执拗。我怕,这样的事情若是传出去了,会影响到你的名声。”
贾瑾道:“父亲,其实外面已经有了风言风语了。去年,女儿刚刚被封为郡君的时候,在宫里,公主们就当着林妹妹的面质问女儿有关宝玉养在内帷的事情。”
贾赦与邢夫人的身子一震,知道不好了,居然连宫里都知道了。那……那岂不是京里所有的人家都知道了?怪不得,大丫头一直都只是没名没份的侍妾原因,怕是也是这个那女儿的将来会怎样?背地里,是不是也有人会笑话自己?
同样脸色变得十分不好看的,还有贾琏与王熙凤夫妇。哪怕王家的家教不好,王熙凤也是知道女人家的名声有多重要的,不然,原著里,她也不会对贾瑞下毒手了。家族里只要出了一个名声不好的姑娘,那整个家族的姑娘们的名节都会受到影响,就连亲戚家的姑娘们也不例外,跟不要说那些做媳妇的大大小小的太太奶奶们了,都有了不是。
贾瑾道:“当时,女儿对公主们说,我们家宝玉打小就患了癔症,所以,才被关在内院的。而女儿与林妹妹是养在母亲面前的,就是步行,也要一个多时辰,才能到宝玉的院门。”
贾赦听了,点点头,道:“你既然这样说,中间又没有一句假话,那还算妥当。不过,这样还是不够的。毕竟,宝玉被养在内帷的事情,瞒不过人的。你也一年年地看大了,若是有个不好,我怕你将来会吃亏。”
邢夫人道:“难怪你三番五次的要你二叔看紧宝玉,还说服老太太给宝玉安排院子。原来是因为这个。如今也只能希望日子久了,事情冷下去,大家都渐渐忘却了才好。”
贾赦摇了摇头,道:“怕是没那么容易。不说那个宝玉每月要折腾那么几下,就是老太太那一关就不好过。何况二弟不通世故,我们家又是传承百年的大族,得罪的人也不少。就是我们清白无瑕,人家还要编排一二呢何况这现成的把柄”
贾琏起身,对父亲行了一礼,道:“父亲,其实儿子的同僚们,也私下里与儿子打探我们家里的事情。有一次,儿子嘴快,失了言,说,父亲是因为儿女教养的事情上,与老太太起了争执,惹老太太不开心,才导致如今的母子不同心的局面的。”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然贾母与贾赦母子不和,已经是公开的事情,那继续藏着掩着,也无济于事。如果说贾赦是为了家族的名声、子孙的教养,规劝母亲不力,导致如今的局面,那么贾赦就不会背负大部分的过错,加上还有贾政垫底,那么大房就占了制高点。就是有个什么事情,也容易让别人对大房抱有一丝好感。
王熙凤道:“也难怪姑爹要续娶妻室了。他就是不为自己想想,也要为林妹妹的将来做打算呀。我们家的名声不好,加上宝玉又不停地闹事。当初,姑爹答应老太太,将林妹妹送来,就怕因为‘五不取’,耽误了林妹妹。可是我们家是这样的名声,又闹得满城风雨的。姑爹就是不委屈林妹妹也不行了。也只有姑爹迎娶一位新夫人,才能抹去林妹妹在我们家,名声受损的事情。这样林妹妹才能有个好前程。”
贾赦便道:“看来也只有这个原因了。不然,四妹妹都走了三年了,妹夫都没提过要续娶的事情,偏偏来过我们荣国府一次,就急着接走了丫头,还几次回绝了老太太打发去的下人,原因,也就是这个了。”
邢夫人道:“老爷,我看还需要老爷走一趟,与妹夫好好谈一谈。既然圣上下旨赐婚,那林家新夫人将来就不输于妹妹了。若是将来这位新夫人生下了儿子,那林丫头该怎么办呢。就看在去了的四妹妹的份儿上,老爷也该去跟妹夫谈谈。至少,妹妹的嫁妆,应该都留给林丫头吧。”
贾赦点点头:“很是。亲兄弟明算账。不管怎样,我也该去找妹夫说清楚了。省得将来闹出别的事情来。”说着贾赦就起身吩咐下人准备出门的事情,贾琏连忙表示,自己愿意随行。贾赦也允了。当即,邢夫人、王熙凤、贾瑾就伺候着父子二人换了衣服,亲自看他们出了二门,上了轿子,不见了身影,才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