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节(2/2)
贾瑾笑道:“聚沙成塔。像我们家里,进项不多,开销却极大,加上家里有没有个真正能谋划主事之人,这日子也是一年比不得一年了。外头看着还好,里面连内囊都差不多了。”
八公主道:“那你呢?你的能耐,大家都看在眼里的啊。又是买地买庄子,又是建书院的,你会缺银子?”
贾瑾道:“殿下,就算是青和再能,也没有叫我一个姑娘家当家的理呀。就算是我愿意贴补家里,也不能明目张胆地做那。”
八公主与九公主一愣,也都泻了气。可不是,《女诫》上可是明文规定了的。若不是当初贾瑾年纪小,又机缘巧合,加上她高举着“忠心报国”的牌子,她也不可能自己打理庄子,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
九公主想起自己母妃对贾瑾的评价,说的好听,是通透,说得不好听,就是一个字,傻。只盯准了皇帝一个人,别的什么都不认。行事也一样,只盯准了忠君爱国和规矩礼仪,别的人际往来,也都不是非常热衷。这样的人,适合做孤臣,可是,身为女子,尤其是一家主母,往来的圈子就不能狭隘了,那样会让人觉得教养不足。所以,邓修容的评语是,青和郡君身为女子,可惜了。
今天也是一样,自己和八姐问一句,她答一句。也不会找话题,也难怪,自己姐妹几个与她不熟,反而与她的表妹林乡君走得较近。要不是,这次这个青和郡君牵头,做了一番事情,进了自己父皇的眼,让自己姐妹几个得了父皇的夸奖,自己也不会来这里与她拉交情。不过,这个青和郡君也太难搞了,居然这么难亲近。
八公主想的则要更多一点。身为君王,最忌讳的就是朋党。从古至今,因为朋党而坏了事儿的世家,不知道有多少。这个青和郡君只看见父皇一人,对别人,包括自己的太子哥哥,一概不理,未尝不是一个办法。至少,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无法拉拢她。就是日后,无论是哪个哥哥上位,都不会降罪于她。
想到这里,八公主也叹了口气。自己的太子哥哥被册封为储君,已经有好些日子了,可是其余几个兄弟们却很少服他。还有人到自己与自己的母妃跟前挑拨是非……
八公主定了定心神,道:“青和,如今各地补种的情况如何?种子粮可都够了?”
贾瑾笑道:“我们准备的种子粮虽然不少,可是各地还有很多田地没有补种。”
八公主与九公主很奇怪,贾瑾解释道:“这是一定的。即便我准备充分,也会有人因为没有余钱,而未能购买种子粮。即便我派人先买下他们的田地,然后租给他们耕种,也有人不愿意,反而出去做工的。加上有的地方,每到五月,就会发大水。就是补种了,也来不及收割,所以,这些地方的人,也不会愿意买种子粮。”
八公主与九公主面面相觑:“那今年的秋收不是……”
贾瑾道:“秋收减产,那是肯定的。就是我们提供种子粮,那也不过是补救而已。我担心的是五月的大水,和六月至八月间是否会有干旱,干旱过后是否会有蝗灾。”
八公主与九公主傻眼了。怎么还有这么多事儿呀?以前,自己也只是听外面的人说起哪里哪里灾荒了,可是听青和这么一说,这灾荒,岂不是年年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