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 孰优孰劣自在人心 是非功过任由评说(2/2)
徐静芝道:“二妹妹,你说什么呀?”
贾瑾道:“徐姐姐,妹妹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不曾?妹妹我可没有说什么出格的话哦?姐姐,看姐姐的样子,姐姐难道想着什么不该想的?”
贾瑾抓着徐静芝打趣,林黛玉拉着惜春看热闹,薛宝钗却是第一次听到贾家还有这样风光体面的亲戚。本朝的尚书可是副宰相
贾宝玉看着虽然好,可是在这种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社会风气下,贾宝玉不喜欢读书,喜欢在内宅里泡着,绝对不是婚配的好人选。如果贾宝玉不是薛宝钗能够接触到的身份最高的未婚男子,薛宝钗也不会考虑贾宝玉那个不上进的。家里的哥哥已经让她够伤脑筋的了,她不想再来一个,让她的下半辈子继续不痛快。
薛宝钗道:“二妹妹,不知道韩尚书府上的帖子都请了哪些人?”
贾瑾道:“父亲母亲,哥哥嫂子,还有就是徐姐姐林妹妹四妹妹和我了。自从嫂子生了大姐儿以后,韩家老夫人可是念叨了很久了,趁着这*光正好,天气也好,带大姐儿去走走,认认亲戚。”
薛宝钗踌躇了片刻,道:“不知道三妹妹和云妹妹可去?”
徐静芝一愣,贾瑾道:“这倒不知道,不过应该不会去吧,去年三妹妹就没有去。前年的时候,韩尚书家里也发了帖子过来,结果宝玉也闹着要去,磨着老太太,撒了好久的娇,结果,那一次差点出了大事,后来,谁都没去成。从那以后,韩尚书家发了帖子,三妹妹就没有说过要去了。今年大概也是如此吧。”
薛宝钗一愣,这话怎么听着这么糊里糊涂的呢。和贾瑾等人分手以后,薛宝钗回到了梨香院,招来原本在贾母跟前伺候的丫头问话。这丫头原本叫珊瑚,可是贾母刚刚也补了一个丫头,也叫珊瑚。得了上面的暗示,薛宝钗将这个丫头改了名字,叫做燕儿。
这个丫头听薛宝钗问原因,磨蹭了半天,等薛宝钗屏退的下人,才道:“姑娘,您自己心里有数就是。其实,这京里很多人家都不喜欢来这荣国府过府做客的。宝二爷一直养在内宅,有事没事就喜欢往姑娘们的屋子里钻。那年,二姑娘请客,邀请各家姑娘过府赏花,结果宝二爷不请自来,还去拉人家的手。好几位姑娘都受了惊吓,回去以后,还病了。为此,二老爷还没能赶上那次的大升迁。还有前年也是,宝二爷闹着要去韩家,被二老爷臭骂了一顿,还险些挨了打。所以,如今,人家会下帖子邀请大老爷大太太,却不会邀请二老爷二太太,就是要邀请的姑娘们,也是在帖子上写明了的。四姑娘这也是第一次去韩尚书府上,以前,四姑娘在老太太屋子里住着的时候,人家从来就不曾邀请过四姑娘。”
薛宝钗这才明白,自己想要攀附权贵,依靠王夫人是没有什么好路子的,因为王夫人也被一等人家排斥在外。而自己家如今也只是一介商人,而不是皇商,在皇商招牌再一次到手之前,她也只能在荣国府里等着。
薛宝钗从来没有如此焦心地等待皇商招牌的再一次到来。
薛姨妈从女儿的嘴里知道了这些事情以后,也只是叹息一声,却没有任何办法。因为,她的依靠,王家的家主王子腾不在京里,娘家嫂子不久前也跟着去了王子腾的任上。如今薛家想要在京里的社交圈子里有所动作,也只有依靠王夫人的引荐。而邢夫人参加的那些,薛家的身份是够不上的,就是薛宝钗想去,也没有办法。
薛宝钗得了薛姨**劝,虽然答应了薛姨妈,不会跟着一起去。可是薛宝钗的心里,这样的事情是很难堪的,就是贾宝玉史湘云和探春的陪伴,也填补不了她心里的失落。
薛宝钗不停地做针线,不停地打听大房所有人的喜好。她知道,这样会惹人忌讳,可是她却顾不得了,她想往上爬。
就在薛宝钗闷在梨香院的时候,贾瑾却已经准备着在自己的庄子上回请客人们了。贾瑾没有邀请薛宝钗和探春,就连在贾母跟前的史湘云都没有邀请,因为一旦邀请了她们,一定惹出贾宝玉来。
贾瑾只是跟贾赦邢夫人打过招呼,顺便趁着贾宝玉不在贾母的身边的时候,向贾母禀告过事由之后,就在邢夫人的带领下,领着徐静芝、林黛玉、惜春,一起来到了自己的庄子上。韩家和史家的几位姑娘也都得了信儿,先后来到贾瑾的庄子上。
贾瑾的庄子是京里的传奇,史家几位姑娘只来过一次,韩家的几位姑娘却没有来过。难得可以来贾瑾的庄子上散心,姑娘们叽叽喳喳地讨论着要玩些什么。贾瑾早就传话下去,让庄子上的各大作坊准备好了,随时可以让这些大小姐们参观。贾瑾还为每位姑娘都准备了礼物。像一些书籍,那是必不可少的,还有庄子上的一些特产,包括琉璃首饰、玻璃玩器,少少的,都要准备那么几件,还有做工精致的、嵌了玻璃镜子的梳妆匣,也是少不了的。
所有的人都认为,贾瑾又大方又好客,只有贾瑾自己知道,自己送这些,不过是为了省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