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重危机同舟共济 卿卿算计不相为谋(1/2)
收费章节(12点)
234 重危机同舟共济 卿卿算计不相为谋
赵姨娘离了王夫人的屋子,在转角的地方忍不住冲着王夫人的方向啐了一口,叫来自己的小丫头鹊儿,耳语几句,又道:“你去二姑娘屋子里,将这些话学给二姑娘听,然后在那里等着,等晚间跟环儿一起回来,知道了吗?”
鹊儿点点头,一溜烟地跑开了,赵姨娘则回了自己的屋子,继续给儿子做针线。
此时的贾瑾正和林黛玉徐静芝还有惜春几个讨论着,有关家学里的事情,说着说着就说道了秦钟,然后就说到了秦可卿身上,姐妹几个还讨论着要不要去宁国府探望秦可卿呢。
秦可卿是贾家孙冢妇,在贾家的风评一向很高,惜春就很喜欢这个侄媳妇,对于秦可卿生病一事,感到十分担心。不过,贾瑾是知道宁国府比荣国府还要乱很多,秦可卿虽好,可是在这个对女子要求极为苛刻的世界里,她与自己的公公有了私情,这比什么都要命。
当然,这就不能说,贾瑾很讨厌秦可卿,只是这个世道就是如此。贾瑾是皇帝的人,她只忠心与皇帝,而秦可卿本身却来历不明不说,宁国府又是到处下注,意图左右逢源的。虽然贾珍身上没什么官职,可是贾珍却借着贾氏一族的族长的身份,频繁地跟那些达官贵人走动。有异姓王,也有当今皇帝当初的政敌,贾瑾冷眼看着,要不是贾家已经式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上面又一向宽容,对这些末路勋爵之后又抱着看戏的态度,就贾珍的那点子事情,早就使得贾家在败落一次都绰绰有余。
所以,贾瑾对宁国府一向是敬谢不敏,能不去就不去,可是现在不行,惜春还住着她的院子呢,就是看在惜春的面子上,她也要多考虑一番。
贾瑾道:“说起来,这回家学的事情闹得也太不像话了。这干系道我们贾家所有的子弟的前程呢,怎么会出了这么大的篓子?那么多的学生,不想着好好读书,居然还大闹课堂?哪里是去读书的?偏偏父亲和哥哥两个刚刚出任官职没几年,公务也多,人际往来也要小心,根本就不得闲。母亲嫂子又是内宅****,也管不到这家学上面。”
惜春道:“可是,大家都说是蓉儿媳妇的不对。”
贾瑾道:“妹妹,蓉儿媳妇是孙冢妇,跟母亲还有嫂子是不一样的。孙冢妇除了要管家、要负责家里的人际往来,还有更重要的一项,就是打点祭祀的事情,凡是与家族繁衍传承有关的事情,孙冢妇都不能落了下去。每年要亲自酿制祭祖的酒水,平日供奉祖先的食物、祭器的打理,都不得假于人手,还有这族里的大大小小的事情,要做到公正公平,还不能让族人们委屈了去,这家学的事情,虽说是珍大哥哥的事情,可是以珍大哥哥和蓉儿的为人,最后,还不是蓉儿媳妇背了不是?”
贾瑾轻轻地抚着惜春的手,道:“那个秦钟到底是蓉儿媳妇的弟弟,家学的事情又是在秦钟去了家学之后闹出来的,往日里,那些看不起蓉儿媳妇出身的人、嫉妒她的人,可不找到了现成的把柄?”
其实,原著里,贾家家学的事情是在中秋前后闹出来的,那个时候,贾宝玉在里面至少度过了一个夏天。也许是因为蝴蝶效应,贾瑾不停地扶持贾氏族人去考明算科,有了贾芸这个榜样,可以说,贾氏一族里面,愿意上进的人,基本都离开了家学,在贾瑾的函授之下,学习《九章算术》之类的明算科必考书目,就是想继续走进士科的人,也想尽了办法,去贾瑾的书院读书。可以说,留在贾家家学里的人,大多都是混日子的,家学里的风气,可想而知。加上薛蟠这个呆霸王,一向是金钱开道,没了那些知道上进的孩子做榜样,家学的小学生们很快就被薛蟠搭上了手。
所以,这次,贾宝玉才进家学没一个月,家学里就闹开了。也亏得如此,不然,贾宝玉可能跟原著里一样,将自家姐妹的名声当烂泥一样,随便糟蹋。要知道,就是薛蟠那个呆子,在外面也没有说过自己的妹妹如何如何呢。
贾瑾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看待这次贾宝玉挨打的事情的。如果这次挨打,能够让贾宝玉长点记性,也就值了。
至于秦钟,贾瑾根本就没有想过他,要不是惜春担心秦可卿,贾瑾根本就忘了还有这号人物。
不过,看在惜春心心念念都是她的侄儿媳妇的份上,贾瑾还是收拾了一番,领着惜春,往秦可卿的天香楼而来,当然林黛玉和徐静芝两个也一道去看秦可卿。
秦可卿的确不舒服,躺在屋里休息。不过,当尤氏领着贾瑾惜春林黛玉徐静芝四人进门的时候,秦可卿已经收拾妥当,换了干净衣裳,出来迎接她们了,若不是秦可卿脸上的黑眼圈、****的精神和有些不规律的环佩之声,谁都不会想到,她是个病人。
进了屋,各自归了座,秦可卿坐在下面的绣花墩上陪着说话。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