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 此消彼长种种心事 敌退我进步步紧逼(2/2)
不过在贾母的心中,贾宝玉就值得最好的,几个丫头,这荣国府又不是没有。至于规矩什么的早就被贾母抛之脑后了。按照规矩,贾母作为荣国府的太夫人,身边是八个一等大丫头,邢夫人王夫人是太太,每人身边是六个,李纨王熙凤还有贾瑾林黛玉四人身边每人四个是四个,惜春原本跟探春一样,身边只有两个大丫头的,可是搬到贾瑾的院子以后,贾瑾就为她补齐了四个大丫头。按理,贾宝玉身边的一等大丫头最多也就四个,可是贾母却心疼这个孙子,硬是给他备齐了八个大丫头,跟自己比肩,而同为荣国府的正经少爷的贾琮身边只有四个大丫头,而贾宝玉同父异母的弟弟贾环身边没有大丫头,有事也只能借用赵姨娘的丫头鹊儿。
贾母还道:“对了,林丫头,你父亲那里不是送了杨梅来吗?还有没有?宝玉最喜欢吃杨梅了。”
林黛玉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见贾瑾道:“老太太,孙女听说,杨梅似乎是收敛的,不利于枪棒伤呢。倒是二叔,吃些杨梅酒倒是不妨的。就是老太太也可以多用些,生津止渴、调理五脏、洗涤肠胃、除烦愤恶气,对身子也好。至于宝玉,多吃些葡萄倒是极好的。”
贾母想了想,道:“既然这样,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记得宝玉那里的葡萄不要断了。”
“是,老太太。”贾瑾赶紧应了。
邢夫人用帕子掩了嘴,挡住脸上讥讽的神色,就凭老太太对宝玉的荣宠,也不怕那么丁点儿大的孩子受不受得了。只是老太太也真是的,这杨梅大多出产在浙江,要不就在闽南岭南两地,运输不易,哪里是这么好得的。京里每年的杨梅都是有数的,哪里这么容易弄到。还有葡萄,若是每天都要吃葡萄,这一个夏天下来,也是一个很了不得的数字,这荣国府里的人可不少,也不能光送宝玉,不给其他人哪。数一数,贾母、自己夫妻二人,二房七人,加上琏儿屋里三个,还有琮儿,光这荣国府里的正经主子就有十四人,还有林丫头徐丫头惜春和自己的妹妹侄女,还有梨香院的那三个,还有史湘云,就算每人每天一斤葡萄,一个月下来就要六七百斤的葡萄。而且贾宝玉那个人,最是惜香怜玉,为了那些丫头,他不知道闹了多少事情。如果送得少了,他必然会因为他屋里的丫头没吃够而不高兴,说不定,送了东西还淘气。
邢夫人这样想着,就觉得心里疼得慌,又不敢让人发现她的不豫之色,只好低着头,跟在贾母的身边,一句话都不说。
贾母又去看了贾宝玉,吩咐了几句,这才回去了。
贾母一走,邢夫人也跟着离开了,坐在自己的屋子里,邢夫人越想越是生气,忍不住将贾瑾叫到自己的屋子里,道:“二丫头,你说,老太太这是什么意思啊?如今宝玉身边已经有了茜雪袭人麝月碧痕这几个大丫头了,怎么老太太还要给他添丫头?难不成老太太是想给他六个大丫头不成?”
贾瑾道:“我看老太太最后会给宝玉八个丫头。不过,就算是老太太将宝玉身边的大丫头补齐八个人又怎么样呢?宝玉依旧是宝玉,二房的嫡次子,一个长不大的奶娃娃罢了。而且老太太这样娇宠着他,对我们大房那才叫好呢。宝玉的性子,别人不知道,我们会不知道?有了老太太的话,就是二叔花再多的力气,就是二太太下再大的决心,宝玉的心思也不会在书本上。”
邢夫人点点头,道:“话是没错呢。可是我更担心你。还有葡萄和杨梅酒的事情,葡萄就不用说了,还好你之前置办了庄子,让下面多送一点来,自然不是不可以。可是这葡萄易碎,一篓子的葡萄,送到京里能完好的,差不多也就一半而已。若是能酿了酒,可是好大的一笔进项。还有那杨梅,走陆路从江浙送到京里,怕是十不存一;如果是走水路,这花费的银钱还是两说,说不定还要走人情,包船才能办下来呢。”
贾瑾道:“母亲,您心疼女儿,女儿自然是知道的。可是母亲,您不妨这样想,这银钱能够解决的事情,都不是什么大事。大不了,买一条船,专门负责运送这些南面特有的水果,不就好了。顺便再在南面置办上两个庄子,专门种各种南面特有的水果,岂不是更好?”
邢夫人刚想说什么,就听见贾赦的声音传入耳朵:“你们娘儿俩在说什么呢,我怎么听得有些糊涂。”
邢夫人和贾瑾母女两个连忙起身迎接贾赦,请贾赦上座,又亲自端来了新沏的茶,顺便将荣禧堂里的事情一说,才道:“老爷,我不是心疼东西,只是心疼我们女儿。您看宝玉那个混小子,虽然口口声声说什么女儿家是最金贵的,可是糟蹋家里的姐妹最起劲儿的人,也是他。林丫头就不要说了,宝玉几次三番地乘着人家午睡的时候往人家屋里闯,要不是林丫头屋里的人多,又有宫里的嬷嬷们看顾着,林丫头还不知道有多委屈呢。”
邢夫人等贾赦接过茶,这才在西首坐了,贾瑾得了父母的示意,也在下面的第一把交椅上坐了,听邢夫人继续说道:“还有,那回,二丫头林丫头不是在宫里得了御赐的玫瑰清露和木樨清露吗?这两个孩子也是孝顺知礼的,除了孝敬长辈,顺便也分了一些给家里的兄弟姐妹们。可是结果呢?宝玉那里的露被人偷了,那些丫头不但不知道拿贼,反而闹出了很多事情来,最后倒成了我们二丫头和林丫头的不是。”